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质生产力蓄积新动能 重庆两江新区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质生产力蓄积新动能 重庆两江新区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2A0808000

重庆两江新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两江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实效。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2577亿元、1682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加快成长,新能源整车产量36万辆、增长66%,带动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实现产值超1800亿元、增长7.4%;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4.7%;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已集聚软件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R&D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4%,位居重庆市前列。


两江协同创新区。蓝天/摄

向“新”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也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做好“传统”与“新兴”产业间“守”与“创”,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用户的投诉和用户的声音里面,发现确实太智能了一点,很多功能还不知道怎么用。”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最近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日前,问界M9车型迎来首次OTA升级,新增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车道巡航辅助增强(LCC Plus)和代客泊车辅助(AVP)等功能。

今年前两个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7万辆,同比增长485%,位列2月国产新势力销量榜第一名,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从面包车和中低端SUV,一跃成为汽车行业的现象级品牌,这得益于赛力斯汽车积极转型,与华为跨界联动,成为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正在生产下线的赛力斯汽车。王加喜/摄

随着汽车“新四化”变革,围绕智能化、网联化开展竞争已成必然趋势,后续比拼的不仅是基础造车实力,更需要科技领域的“硬本事”。

为此,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从燃油车转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新的技术赛道再出发,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本地配套,形成先发优势,处于领跑位置,形成和塑造新质生产力。

以长安汽车为例,在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方面,长安汽车已掌握200余项核心技术。去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900余件,平均每天14件。

高投入研发,带来高产出回报。1月至2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5万辆,同比增长54%。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赖涵介绍,两江新区围绕大小三电、智能座舱、线控底盘、车规级芯片、汽车软件、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补链延链项目落户新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链条。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积极建设“一链一网一平台”,通过加装“数字引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个个传统工厂正焕发出新生机。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50个,先后建成智能工厂22个、数字化车间107个,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向“新”要未来 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在鑫景特玻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把一小块玻璃固定在实验器材的底部。试验开始后,玻璃正上方的圆形铁球迅速滑落,重重砸在玻璃上。尽管冲击力巨大,但玻璃却完好无损。

据介绍,昆仑玻璃中纳米级晶体含量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能够与全球特种玻璃行业巨头的产品直面竞争了。

为什么摔不坏?“因为一片不足7英寸的昆仑玻璃,内部充满了亿亿颗晶体。”鑫景特玻首席科学家、国家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宏解释说,晶体可以阻断裂纹的扩散。

新兴产业落地开花的故事,正在两江新区各区域上演,各个新赛道正在形成实质化推进的新质生产力。


摇橹船实验室照片。企业供图

“摇橹船科技的核心技术,就是为机器人装上‘眼睛’、装上‘大脑’,帮助机器人工作得更有智慧。”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道勤表示。

企业更是成功研发出Micro LED晶圆巨量转移检测设备,可帮助显示面板企业解决巨量芯片精准转移难、坏点检测难这两大“痛点”,是国内唯一、全球唯二可提供此项技术完整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

两江新区长期注重科技创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锻造新动能,布局新赛道。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支柱潜力的新动能产业,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3大赛道形成较大竞争优势,形成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显示、半导体、卫星互联网、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5个特色优势产业;瞄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提前布局发展11个高成长细分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星”产业集群。

同时,两江新区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型企业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0家、位列重庆市第一。专精特新企业规模全市第一,实现西山、山外山2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形成稳固的创新主体“金字塔阵列”。

向“新”要人才 加大培育创新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靠“人”,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已集聚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50家科研院所,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突破5000人,打造科研平台110余个。

“我们坚持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共享平台服务、科创服务、孵化育成服务等多个配套服务体系,打通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连接通道,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副总经理郑惊说。

在这里,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毫焦级高能量光纤激光器、新一代超距毫米波雷达等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孵化企业重庆数元道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首钢及中信金属等数家头部企业签下了10余项横向技术合作协议,创收突破了1500万元“关口”。

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孵化的首家企业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建成国际一流钛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为包括国产大飞机在内的多个航空发动机主力型号提供大尺寸、薄壁复杂结构件整套解决方案。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聚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等核心关键,促进主导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支柱产业加快聚链成群,未来产业加速落地布局,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