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头遗址与周原考古新发现:揭秘周朝都城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头遗址与周原考古新发现:揭秘周朝都城秘密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1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2/29/ARTI86Mafh0oylMEx4vR0RFn241229.shtml
2.
https://news.gmw.cn/2024-04/20/content_37274323.htm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102/c64387-40393937.html
4.
http://m.cnwest.com/cyzx/a/2024/10/12/22821476.html
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41229-5660534
6.
http://m.cnwest.com/sxxw/a/2025/01/03/22934336.html
7.
https://www.ctwx.tsinghua.edu.cn/info/1072/3124.htm
8.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86001
9.
http://www.ihss.pku.edu.cn/templates/learning/index.aspx?nodeid=121&page=ContentPage&contentid=5413
10.
https://news.sina.cn/2024-12-26/detail-ineatxus9967583.d.html?vt=4&cid=56261&node_id=56261
11.
https://archaeology.pku.edu.cn/info/1031/4972.htm

近日,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和宝鸡岐山周原遗址分别取得重大考古突破,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商周文明提供了关键线索,还可能改变我们对西周历史的理解。

01

西头遗址:揭秘商末周初的秘密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的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距泾河约5000米。该遗址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1943年石璋如先生在泾河流域考古调查时发现并命名为“南头遗址”。经过持续的考古发掘,该遗址于2022年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人员确认西头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以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目前考古人员已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先后发掘南头、鱼嘴坡、尖子、上庙、斜圳、长圳、高俭等7个地点,发现了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明清等各时期遗存,共发掘灰坑1000余座、墓葬170余座以及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百余处,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2022年,通过勘探,考古人员在遗址西侧区域发现了夯土城墙、壕沟及道路遗迹,结合勘探已基本确认的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分布范围,初步判断该城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

西头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为西头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学材料,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寻找文献所载“豳”与“京师”提供了重要线索。

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东南部的上庙墓地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带墓道大墓数量最多的一个遗址,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同时期少见。通过出土遗物判断,上庙墓地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遗址西北部的长圳地点也发现了较为密集的中小型墓葬,年代集中在西周早中期;西部的鱼嘴坡地点、高俭地点有先周时期小型墓葬分布。这些发现,一方面说明先周时期人群与西周时期人群墓葬选址位置存在差异,另一方面说明西周时期遗址内围绕城址存在多片墓地,人群密集度高、人群构成复杂。

豆海锋表示,西头遗址是目前泾河流域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为区域考古研究打开了新局面。西头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为西头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学材料,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寻找文献所载“豳”与“京师”提供了重要线索。

02

周原遗址:三重城墙揭示西周都邑布局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是周王朝崛起和建立后最重要的遗址之一。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周原遗址进行了持续考古发掘,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取得了重要突破。

考古人员在遗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区域,钻探出先周文化建筑带,南北长度超过150米,发掘了2座大型建筑。完整揭露的一号建筑南北总长68米,东西宽34—37米,面积逾2500平方米,由门塾、东西厢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构成。这是周原遗址第一座完整揭露的先周文化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西周大城面积520万平方米。对大城墙的东南城角、西南城角、东南城门等5处发掘表明,大城建于西周晚期,为目前发现的最大西周时期城址。东南城门由城台、外瓮城、南北门道、门塾、内瓮城、入城道路、门内建筑群等部分构成。城台南北跨度95米,入城道路宽约30米。该城门规模宏大、结构完备,在先秦城址中前所未见。

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面积约175万平方米。考古人员通过6个地点的解剖,判断城墙始建于商周之际,废弃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小城面积大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城址规模。

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面积约50万平方米。通过对北墙、西北角、南墙及南门的发掘,判断宫城年代基本与小城共时。钻探发现宫城内遍布夯土,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布局。

南墙外有壕沟,南门西侧壕沟内发现大量人和动物骨骼,或散乱分布,或集中掩埋。人个体数在40—100之间,年龄从婴幼儿到老年都有,营养状况普遍不佳。动物有牛、羊、狗、马,以马的数量最多。宫城墙外其他地点的发掘也发现较多人骨,这种现象十分特殊。

考古人员在壕沟下层出土了200余片卜甲、卜骨,其中有字甲骨30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字。内容包括“邑其呼归。周”“秦人”等,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考古人员介绍,近年来,周原考古以寻找墙垣体系与先周文化大型建筑为重点,这次发现的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为判断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以往西周城墙发现与发掘较少,有关西周城墙结构形制、西周城址形态的认识缺乏。周原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墙的发现,特别是宫城南门与大城东门的发掘,不仅促进了周原聚落形态与性质的认识,更提供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03

考古发现的历史意义

西头遗址和周原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商周时期历史信息:

  1. 西头遗址的发现,特别是M90大墓中38具殉人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在商末周初仍保留着商文化的某些特征。这可能与周王朝建立初期将部分商人迁徙至此作为守卫力量有关。

  2. 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墙和大型建筑群,展现了西周都邑的规划布局和建筑技术。特别是先周时期的大型建筑,为研究周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3. 甲骨文的发现,尤其是“秦人”的记载,不仅丰富了西周时期的文字资料,也为研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周朝历史的认识,也为探讨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考古证据。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关于周朝历史的秘密被揭示出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