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详解
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详解
水彩画以其独特的透明感和水色韵味,深受许多绘画爱好者的喜爱。然而,这种绘画形式并非易事,它要求画家熟练掌握水分的运用和特殊的创作技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彩画的主要特点和创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艺术形式。
水彩画的特殊技法
水彩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感和成就感。但要驾驭这种绘画形式并不容易,需要掌握一些独特的创作技法,如流动、滴彩、流淌和绽放等。
刮划技法
使用通常削铅笔的小刀在上色的先后刮划,是损坏纸面而形成特殊作用的一种办法。具体步骤如下:
在上色之前,可以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损坏部分纸面。这样处理过的区域在上色后会呈现比周围色彩更深的效果,因为刮毛之处吸色能力更强。
上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发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发生较亮的刀痕,可以用来处理有关细节。
在色彩彻底干透之后,可以用刀刮出白纸,或轻盈断续地刮,以体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烁的光点和冬季飘落的雪花等效果,虚虚实实,别具天然风趣。
水彩画的作画特点
水彩画的作画特点既讲究用水,又强调用笔。水不仅起着稀释颜料、调节浓度的作用,而且有湿润、衔接、冲化、洗涤等功能,水分的多少使画面呈现变幻莫测的水色韵味。
“水”在水彩画中调和颜料的同时,更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使画面展现出更为鲜明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其透明润泽的视觉特征也决定了其不可能表现出油画那般厚重、结实的效果。
因此,水彩画的造型特征与技法特征需要作画者熟悉“水性”,掌握水分的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这些都是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
湿纸着色技法
湿纸着色是水彩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具体方法如下:
可以将纸全部或局部浸湿或染湿后着色。甚至可以在已干的色层上染水,再行着色,是湿画法中常使用的方法。
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可以使笔触强度减弱,色彩混合呈朦胧状态,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有水色淋漓的特殊效果。
这种画法适宜表现迷离、虚远、幻变莫测、明暗色彩柔和的景物,如雨景、暮景、远景以及物象虚的部分。
着色时需要适当控制水分,充分估计纸的湿度、着色时间、用色浓度等,因此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