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全面开花,2024年发电量同比增40%
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全面开花,2024年发电量同比增40%
2024年,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在新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量超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在建风光电项目达19项,装机规模较2023年同期扩大6倍。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大庆油田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一稳三增”:大庆油田的新能源布局
面对国家“双碳”目标,大庆油田明确了“一稳三增两提升”的发展战略,其中“三增”就包括新能源增。按照中国石油集团“三步走”战略部署,大庆油田正全力推进四大基地建设:
- 低碳油气生产基地:通过优化注采方案,提前50天完成三次采油超千万吨,创近年最快纪录
- 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多个风光电项目
- 氢能产业发展基地:推进绿电制氢、氢气掺混天然气等项目
- CCS/CCUS产业基地: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研究,探索二氧化碳驱油等应用
“风光氢热”:多能互补的实践探索
在大庆市区向西约半小时车程的喇嘛甸油田,一片由12768块光伏板组成的“光伏田”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23年7月建成的喇5光伏站,一期工程至今已累计发电230万千瓦时。不远处,十几台高达200多米的风力发电机正优雅地转动着叶片,每转动一周就能产生可供普通家庭使用一天的电量。
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是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的缩影。这里集风、光、热、储、氢等多种能源形式于一体,通过智能微电网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预计到2025年,该示范区清洁能源替代率将达到46.4%以上,到2030年力争达到60%。
“零碳园区”:绿色发展的新地标
2024年8月,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获得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万亩零碳生态园区正式建成。该园区总面积达13500亩,分为碳中和林区、防风林区、生态经济林区、生态园核心区和精品苗圃区五大功能区。
“零碳,不是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排放,以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直至达到碳的相对零排放。”大庆油田生态资源管理部主任杨洪标解释道。园区通过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实现了碳的相对零排放,成为名副其实的“零碳”园区。
“智慧能源”: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在推进新能源业务的同时,大庆油田还注重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例如,在喇嘛甸油田智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每台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实现从发电、管电、用电到储电的全程智能化管理。
大庆油田的绿色转型之路,不仅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从“一油独大”到“多能互补”,从“黑色石油”到“绿色能源”,大庆油田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好标杆旗帜”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