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功效、营养价值、禁忌、正确食用方式
田七:功效、营养价值、禁忌、正确食用方式
田七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其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皂苷等活性物质。在使用时需注意孕妇禁用,胃溃疡患者慎用,并避免与酒同服。
田七功效
田七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肿定痛、补血生血以及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等功效。由于田七的药理作用较为复杂,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正确使用。
活血止痛
田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化瘀止血
田七能收缩区域性血管,增加凝血性,减少出血量,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可将田七研磨成粉后撒在伤口处外敷或遵医嘱服用以改善症状。
消肿定痛
田七中的三七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对于扭伤、挫伤等引起的软组织伤害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补血生血
田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提高红血球生成素的活性,增强造血功能。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建议饭后服用,并注意不宜过量。
增强身体免疫功能
田七中的一些成分如三七皂苷等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可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以及提高身体抵抗力。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上述提及的所有功效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用。患者在服用田七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
田七营养价值
田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皂苷等活性物质。
蛋白质
田七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身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适量食用可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促进成长发育。
氨基酸
氨基酸是合成体内各种重要酶类的原料,还能够调节新陈代谢,保证身体健康。适当摄入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并支援组织修复与再生。
多种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在田七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皂苷
皂苷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田七中含量较高。皂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机制,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其他成分
除上述提及的营养素外,田七中还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等多类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可能对人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如增强心脑血管健康或改善记忆力等。
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田七,避免过量造成不良反应。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田七禁忌
田七的禁忌包括孕妇禁用、胃溃疡患者慎用、出血倾向者忌服、过敏体质者慎用以及服用时不宜饮酒。如果需要使用田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孕妇禁用
由于田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若在孕期盲目用药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异常,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孕妇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胃溃疡患者慎用
因为田七属于一种中药材,其药性偏寒凉,而胃溃疡患者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再摄入过多性质寒凉的食物,会加重病情的发展速度。所以存在胃溃疡的人群应避免食用此药材。
出血倾向者忌服
田七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导致体内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进而加剧出血症状。对于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等的人,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出血的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部分人群可能对田七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这类个在接触或摄入后极易发生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现象。
服用时不宜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加速血液循环,与田七同时作用于身体则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引发头痛、眩晕等不适感。此外长期大量饮酒还易伤害肝脏健康,故二者同食需谨慎。
上述提及的几点均属田七的使用禁忌范畴,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田七正确食用方式
田七的正确食用方式包括适量摄入、配伍适宜药材、避免空腹服用、注意观察反应以及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适量摄入
由于田七是一种中药材,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每日用量,以免引起出血倾向或加重病情。
配伍适宜药材
在中医理论中,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若将这些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于临床,则可能会产生增强疗效或减低毒性的作用。如与当归合用可增强补血效果;而与黄连同服则能减轻胃肠道刺激症状。
避免空腹服用
因为田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所以不建议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该药,否则容易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注意观察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在用期间应密切监测身体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表现,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考虑到田七所含成分可能具有的潜在风险,通常情况下不推荐长时间不间断地连续使用此品进行治疗。
需特别注意的是,田七并不能够代替正规医学检查和治疗,任何试图透过民间偏方治疗疾病的尝试都可能存在巨大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