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帝国大厦:从经济萧条中崛起的不朽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帝国大厦:从经济萧条中崛起的不朽传奇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6582994_121628930
2.
https://36kr.com/p/2664567541408515
3.
https://www.sohu.com/a/810422373_121724593
4.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77763ae4b06b0a5625123f.html
5.
https://www.cscz.org/2024/09/blog-post_83.html
6.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03/80301/30721.html
7.
https://m.bijingdi.com/news/1071.html
8.
https://sunrisemedium.com/p/663/the-power-and-risks-behind-skyscrapers-the-global-race-for-height-in-cities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8/15/57898961_1132532539.shtml

1931年5月1日,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正式落成,这座高达381米的摩天大楼不仅刷新了世界最高建筑的纪录,更成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象征。

建造背景:富豪间的炫富竞赛

帝国大厦的建设始于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John Jakob Raskob为了显示财富实力,决定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厦。他联合几位投资者,购买了原Waldorf Astoria大酒店的地块,开始筹备建设。

在设计方案时,Raskob对最初的1050英尺(320米)高度不满意,因为这仅比当时在建的克莱斯勒大厦高出不多。为了确保自己能成为“老大”,他们最终将帝国大厦的高度定为1250英尺(381米),并在顶部加装了一个200英尺高的缩进式结构。

建筑奇迹:3400名工人的辛勤付出

帝国大厦的建设速度令人惊叹。3400名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周平均完成4层半的建设,整个工程仅用了410天就完工。这些工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欧洲移民,其中不乏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莫霍克部落工人,他们以其出色的高空作业能力而闻名。

在当时的安全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工人们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据统计,至少有5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幸坠亡。尽管条件艰苦,但工人们的辛勤付出最终创造了一个建筑奇迹。

技术创新:钢结构的突破性应用

帝国大厦的成功离不开钢结构技术的应用。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使得建造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大厦的框架由垂直的钢柱和水平的工字钢组成,形成了稳固的矩形网格结构。

大厦的外墙采用了印第安纳石灰石,这种材料柔软易加工,既美观又减轻了建筑的整体重量。帝国大厦的建设不仅展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更为后来的摩天大楼建设树立了标杆。

经济象征:从“空国大厦”到地标建筑

然而,帝国大厦的建成初期却遭遇了尴尬。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大厦的出租情况并不理想,一度被戏称为“空国大厦”(Empty State Building)。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帝国大厦才逐渐成为纽约市的重要地标。

1950年,帝国大厦在顶部加装了一个超过200英尺高的天线塔,使其总高度达到443.7米。1955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帝国大厦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1986年,帝国大厦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当代意义:摩天大楼与经济复苏

帝国大厦的建设历程,折射出经济危机时期美国资本家的信心与决心。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摩天大楼的建设依然被视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指标。

正如罗格斯大学纽瓦克校区经济学教授Jason Barr博士所言,摩天大楼的高度是由严密的经济学分析决定的,旨在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也解释了近年来全球各地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

从帝国大厦到今天的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大厦,这些摩天大楼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点缀,更是人类对科技进步的追求和对经济繁荣的信心的体现。正如帝国大厦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矗立于纽约 skyline,今天的摩天大楼也在向世界宣告:经济复苏的脚步从未停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