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便血是痔疮还是癌?一文读懂便血的种类、成因及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便血是痔疮还是癌?一文读懂便血的种类、成因及预防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4280463_121865529

便血是肛肠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其背后可能暗藏多种疾病。从痔疮到结直肠癌,不同疾病的便血特点各不相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便血的种类、成因及预防措施,帮助您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在医院门诊,经常会遇到两类患者:

  • 一种是看到便血后心理压力非常大,加之自己会在网上搜索,胡思乱想后加深恐惧的;
  • 另一种则自我诊断,完全不紧张。

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便血是肛肠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到底该如何定义便血?便血的病因都有哪些?让我们往下看。

便血的种类

便血是指有血液自肛门排出,分肉眼可见的便血及肉眼不可见的隐血。

便血的颜色受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及速度、血液在肠腔停留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血的颜色初步判断血的来源。

  • 离肛门近的情况:距离肛门越近,颜色越红;距离越远,颜色越暗。一般肛门疾病及直肠下段出血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射血及便后便纸带血。
  • 离肛门远的情况:出血部位距离肛门远时,因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长,颜色会偏暗,同时因肠蠕动并与粪便相容,通常难以分清边界。若大量出血、速度快,即使距离肛门远,血也可以是鲜红色,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 黑便: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但有些饮食,例如猪血、宿便等都能让粪便颜色变深,难以鉴别。发现自己排出黑便时,可带粪便到医院进行检查。

哪些疾病会引起便血?

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病因,除此之外肠道疾病包括溃疡、肿瘤,结直肠疾病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大肠息肉、肿瘤,直肠肛管疾病包括肛裂、肛瘘等,均可能引起便血。便血背后暗藏的这几大常见疾病,每种引发的大便带血在血的颜色或其它症状上又都有所不同。

  • 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可大可小。
  • 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带血,便后通常伴随肛门剧烈疼痛。
  • 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
  • 溃疡性结肠炎: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等症状。
  • 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要警惕

正常情况下,人排便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人每天一次,有些人两天甚至三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的;但大多数人与自己相比都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频率,排便的性质与形状也大致不变。

当排便习惯出现显著改变的时候,如:由一天一次变为一天数次或数日一次,大便由成形软便变为不成形稀便或显著变细,频频想解大便却排不出来,或是总有便不净感,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警惕。

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就是各种肠道疾病的警报,甚至有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表现。当排便习惯出现改变,千万别乱诊断,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

不要拒绝这个“羞羞”的检查

有些患者大便便血总不以为意,以为只是痔疮发作,殊不知便血也是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之一。近年来,肛肠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但其实只要做一次肛肠肠镜筛查,就能把80%的肛肠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

不过,只要提到“肠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要爆菊花”?因此对肠镜感到恐惧、排斥,选择绕道而行。

不要拒绝这个“羞羞”的检查,一般人群应从4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也就是说,4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肠镜检查。

什么人需要做肠镜筛查:

  • 长期便血、大便隐血阳性;
  • 有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史及家族史;
  • 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 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肛门下坠不适感等;
  • 有癌症病史,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亲兄弟姐妹)中有结直肠癌患者。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就不用去做筛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大多高脂肪、高蛋白及低纤维,使得直肠癌发病率也升高,年龄不断突破下限,最近医学报道中发现直肠癌的最小年龄只有17岁!

总之,便血并不可怕,但是应当重视,当发现便血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