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荦荦大者”溯源:从《左传》到现代的语义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荦荦大者”溯源:从《左传》到现代的语义演变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11/04/content_37654554.htm
2.
https://m.gushiwen.cn/guwen/bookv_6cc4a1bff7b6.aspx
3.
http://www.beiyantang.com/wenzhang/5902.html
4.
http://www.jidajia.com/gujizhangjie/283339.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1/17/503199_1131115006.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9%9B%BB%E8%A6%96%E5%BB%A3%E6%92%AD%E6%AD%B7%E5%8F%B2
7.
https://iastate.pressbooks.pub/dongwudehanzi/chapter/chapter-4/
8.
https://chariri.moe/archives/1935/expectations-on-text/
9.
http://www.rmlt.com.cn/2024/1105/716137.shtml

“荦荦大者”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非常出色的人物。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原始含义并非如此,而且它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年》,而不是《左传·宣公十三年》。

01

成语出处与原意

《左传·僖公二十年》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在这段记载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荦荦大者”这个成语。实际上,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年》的另一段记载:

“二十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却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晋侯围上阳。使狐偃谋于众曰:‘若从君者,其若何?’众曰:‘愿复战。’狐偃曰:‘若战,则出矣。’白:“君实有臣,而镇抚之,未可也。’曰:‘若降,则叛矣。’白:“君实有臣,而镇抚之,未可也。’曰:‘若守,则病矣。’白:“君实有臣,而镇抚之,未可也。’曰:‘三者皆不可,其若之何?’白:“君其许之。荦荦大者,天也。君其从焉。’乃许晋平。”

在这段记载中,“荦荦大者,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最显著重大的是天。这里强调的是天命的重要性,认为天命是最为显著和重大的存在。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很大不同。

02

成语演变与现代用法

从《左传》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荦荦大者”最初是用来形容天命的显著和重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写道:“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在这里,“荦荦大者”被用来形容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这种用法逐渐被后人所接受。

在现代汉语中,“荦荦大者”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非常出色的人物或事物。例如,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我们常常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这种用法虽然与《左传》中的原意有所不同,但仍然保留了“显著”、“突出”的核心含义。

03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荦荦大者”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范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但更侧重于形容人的才能或成就。在形容事物时,一般指那些具有重大影响或显著特征的事物。

  2. 感情色彩:这个成语带有褒义色彩,用于赞扬某人在某个领域的突出表现。

  3. 语境要求: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确保语境正式且庄重。在口语交流中,可以适当使用,但在轻松、随意的场合中应避免使用。

  4. 与其他成语的区别:与“举足轻重”、“出类拔萃”等成语相比,“荦荦大者”更强调才能或成就的显著性,而不仅仅是地位或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荦荦大者”这个成语的含义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的演变过程。虽然现代用法与古义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显著”、“突出”——始终未变。在使用这个成语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对象,灵活运用其含义,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保持对古义的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