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未来出行更便捷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未来出行更便捷
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实现全面贯通,标志着这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预计今年6月正式通车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两小时缩短至约20分钟。届时,不仅会极大改善两地交通状况,还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融合发展。
工程最新进展
深中通道主线全长24公里,采用“桥、岛、隧、水下互通”一体化设计。其中,桥梁长17.034公里,海底隧道长6.845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项目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历经7年艰苦建设,终于在2023年11月28日实现主线全线贯通。
根据最新消息,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与工程的重要建设节点密切相关。自开工以来,深中通道的多个关键工程都在28日这一天取得重要进展:
- 2016年12月28日,西人工岛先行工程开工,深中通道正式开建
- 2018年6月28日,海底隧道工程开工建设
- 2022年6月28日,中山大桥合龙
- 2023年4月28日,伶仃洋大桥合龙
- 2023年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
工程特点
深中通道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实力和技术创新:
世界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全长6.845公里,采用32个标准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每个标准管节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排水量。
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深中大桥主跨1666米,桥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世界上最高通航净空的跨海桥梁。
创新性的最终接头设计:采用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最终接头,是世界首创的全新结构装置,实现了毫米级对接精度。
突破性的抗风设计:研发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攻克了台风频发区超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灾变控制技术,打破了国外权威的论断。
建设意义
深中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深远意义:
交通改善:通车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两小时缩短至约20分钟,极大改善了珠江口两岸的交通状况。
区域融合:作为连接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沟通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深中通道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发展:深中通道将带动粤东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创新:通过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深中通道展现了中国在跨海集群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未来展望
深中通道的建成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座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黄金通道”。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珠江口两岸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