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卿解读:日元暴跌对中国影响几何?
张礼卿解读:日元暴跌对中国影响几何?
“日元贬值主要由美元利差造成,日本利率水平仍在1%以下,而美联储利率高达5.5%,巨大的利差空间导致套利情况出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在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如是说。
2025年2月7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日元汇率突破1美元兑换152.2250日元,创下34年新低。根据中国银行汇率牌价报价,当前100日元仅能兑换4.7870人民币。这一轮贬值潮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60日元对1美元,为1990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元大幅贬值对中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从贸易角度来看,2024年中国对日本出口下降3.5%,而日本的出口企业却因此受益。以丰田汽车为例,2019年日元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为109日元时,丰田在美国销售一台3万美元的汽车可获得327万日元;而到了2024年,同样一台车的收入增至438万日元,利润大幅提升。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日元贬值带来了赴日旅游和购物的良机。日本旅游业迎来大量外国游客,一些酒店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三成。然而,这也导致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日本国内依赖进口的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甚至出现“奢侈品变白菜价,白菜却成奢侈品”的现象。
面对日元持续贬值,日本政府和央行已开始采取措施。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表示将“密切关注外汇市场动态,采取万全的应对措施”。然而,快速贬值并不符合日本央行的利益,日元贬值能否结束,还要取决于日本经济在年内能否出现更加乐观的趋势。
专家预测,美元兑日元进一步上涨可能会被视为卖出机会,涨势可能在153.25-153.30区域附近受到限制。如果能突破这一关键转折点,将扭转负面前景,使短期偏向转为对看涨交易员有利。
对于中国而言,日元贬值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鼓励了中国进口日本产品并刺激国人赴日旅游,但同时也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张礼卿建议,中国应适当容忍人民币适度贬值,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但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恐慌性的贬值和资本外流,需要通过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来改善经济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