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的木塔是如何设计的?
世界第一高的木塔是如何设计的?
现存唯一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应县释迦塔
这座闻名中外的山西应县释迦塔,又名应县木塔,始建于1056年,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高木塔"。历经千年沧桑,依旧屹立不倒,不仅是世界第一高木构阁楼式塔,也是我国现存25000余座古塔中唯一的纯木构塔。
这些古典建筑营造智慧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斗拱和梁架技术。斗拱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重要结构之一,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符号,在几乎所有的大型建筑中,斗拱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少小伙伴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常常会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不是那么多的古塔吗?不都是有木头的参与建制吗?那为什么说应县木塔是"唯一木结构阁楼式塔"呢?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小伙伴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 佛宫寺释迦塔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 一棵棵的参天大树,是如何变成这座塔的?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它有九层,“明五暗四”。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它的剖面图
图源:《中国古建筑图鉴》
是不是挺震撼的!
接下来我们揭秘第二个问题,那些木材是如何经过木匠精湛的手艺,变成一座座精妙绝伦的中国古建筑的呢?
作者在《中国古建筑图鉴》一书中,将采用全图解的形式,展现中式古典建筑复杂的结构和营造工艺。系统讲解了古建出材、柱、枋、梁、斗拱、桁屋顶、瓦作、装修等知识。快来学习下
不同建筑需要不同的木材,传统大木作工匠们要学的第一课,便是了解树的特性。
柱作为古建的三大核心结构之一,犹如人的脊梁一样,把无数构件串联在一起。
枋是大木作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构件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连接建筑正面各房间,将梁串在一起。
梁位于古典木构建筑进深方向的柱子顶端,是古建重要的核心构件之一,由于梁的承重作用大于“枋”其选材多为质地较好的木料,且整体尺寸较大。
斗拱,汉代称为“栌栾”,宋代称为“辅作”,明清称为“科”或者“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中视觉特色最鲜明、功能最独特的大木构构件,还是中国古典官式建筑屋面巨大出檐的根本所在。
桁明清时被称为“檩”,在宋代被称为“榑”,是屋顶结构中衔接主体结构和屋面的核心构件。
屋顶的基本木构件,包括椽木、博风板、连檐、脊桁、瓦面等。
瓦取材于大地,其形制受礼制文化、地域风俗、气候、成本等影响,衍生出了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板瓦、筒瓦、小青瓦、瓦当、琉璃瓦当、定制瓦件等。
在建筑大木架和屋面工程结束后,便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
上文绘图部分均来自《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一书,具体详情大家可以参考,本书作者帮我们做好的精彩视频简介。
本书拥有典藏级的装帧设计,8组拉页,完美展现古建极致的视觉效果。正文用纸采用特种纸印刷,阅读舒服,高档雅致,护封与书名烫红金呈现立体效果,主图采用机凸工艺,让你真实感受古建,内封采用硬壳露背锁线精装,书脊贴布,古建主图烫金。
随书还附赠22 集中式古典建筑结构演示动画,相当实用与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