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颠覆性革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颠覆性革命

引用
全历史
1.
https://m.allhistory.com/ah/article/5ec6291ffcd3560001b7b043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这项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还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程、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黏土)活字印刷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被英国人李约瑟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盛赞其为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不同种类印刷品的生产效率,是印刷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交流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与应用

这项伟大的发明很快就在周边地区得到了应用和传播。与宋朝并立的西夏国,利用活字印刷术出版了大量佛教经典,其中最著名的是1103年的西夏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此外,敦煌出土的回鹘木活字和蒙古文木活字也证明了这项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就传播到了今天的宁夏、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地。且回鹘文活字以音节为单位,蕴含了西方字母活字形成的基本原理。

印刷术不仅向西传播,也向东扩散。高丽从中国引进了活字印刷术,在1234年使用铜活字印刷了《详定古今礼文》。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了《古文孝经》、《劝学文》等作品。

15世纪的西方,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在欧洲广泛传播,并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推进了印刷工业化进程,对现代世界文明有巨大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古腾堡十分可能受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影响。

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说明,至迟在这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得到应用。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已知的雕版印刷品就有七百多种,且数量十分可观。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成都雕刊了全部《大藏经》,费时长达二十二年,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雕版印刷出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书。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毕昇将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其中一面刻字,再用火烧硬,一个活字就做好了。排版时,要先备一块铁板,在铁板上铺上松脂、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圈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放做好的活字印,摆满后为一版。然后用火烤,混合物熔化后,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一块活字印刷板就做好了。

活字印刷术的后续发展与完善

虽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这项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后来,木活字和金属活字的出现才使印刷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元代农学家王祯成功使用了木活字,并在1299年用木活字印刷了六万字的《旌德县志》。清代乾隆年间组织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历史上制造木活字最多、印书量最大的一次。此外,明代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如华燧铜活字《宋诸臣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金属活字印刷品。清朝康、雍年间,武英殿用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规模浩大,堪称史无前例。

然而,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并没有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活字印刷在制作工艺上没有雕版印刷完善,经常出现活字大小不一、笔迹不同等问题;二是汉字数量庞大,制作和管理活字的工程量巨大;三是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和保守思维惯性,使得许多人更倾向于雕版印刷。

最终,在晚清时期,西方成熟的活字印刷工艺反向输入到中国境内。英国传教士撒母耳·台约尔在1827年至1835年间,研究设计了价廉物美的金属活字,并第一次成功印刷了汉字圣经。1839年,另一名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汉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这成为西方人铸造的中文铅字传入中国之始。

今天,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已逾千年,印刷工业进入了电子控制和自动化的时期,而计算机的应用更是将人类带入数字印刷的新时代。人们在印刷技术的革命中迎来了新一次的信息爆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