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突破控释肥技术,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专家突破控释肥技术,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在环保农业领域持续发力,其中控释肥技术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分别在控释肥和缓释农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张民教授:校企合作推动控释肥技术产业化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在控释肥领域深耕多年,其团队与金正大集团开展长达20年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共同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释肥生产技术,并建成亚洲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
这一合作不仅荣获2项国家科技奖,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我国控释肥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远销东南亚、拉美等地,为全球农业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胡树文教授:创新研发环保型缓释农药
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则在缓释农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缓/控释农药,这种农药采用高分子材料包膜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农药释放速度,延长药效时间。
与传统农药相比,这种新型农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低毒、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用量
- 耐雨、耐候,环境稳定性好
- 缓释期可达3-5个月,实现一次性施用长期有效
这一创新成果为解决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控释肥在环保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控释肥技术的推广,正在为农业绿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研究表明,控释肥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提高养分利用率:控释肥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同步释放养分,减少养分的浪费与流失,从而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优化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施用控释掺混肥可以优化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分布,尤其在作物生育中后期,维持耕层土壤较高的无机氮含量,有助于作物更好地吸收氮素。
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田间实验发现,施用控释掺混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并且在减少施肥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或增加产量,从而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减少气态氮损失:控释掺混肥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气态氮的损失,如氨挥发,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都有积极作用。
简化施肥操作:控释掺混肥料可以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简化了施肥操作,减少了劳动力投入。
减少肥料投入成本:在某些情况下,控释掺混肥料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生产的控释肥料因其成本效益而具有竞争力。
适应性强:控释掺混肥料的配方灵活、工艺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适应性强。
未来展望:控释肥技术的创新方向
尽管我国在控释肥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但相关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未来,控释肥技术的发展将聚焦以下几个方向:
智能化: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肥料释放与作物需求的精准匹配。
环保化:开发更多可降解的包膜材料,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多功能化:将肥料与农药、生物刺激素等结合,实现多重功效。
低成本化: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控释肥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控释肥必将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