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视业务或将被中国品牌收购?一文读懂行业变局
松下电视业务或将被中国品牌收购?一文读懂行业变局
松下电视业务陷入困境
松下电视业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奥维睿沃(AVC Revo)的数据显示,2024年松下电视全球出货量仅为202万台,仅占全球市场的1%。即使在日本本土市场,其份额也从2018年的16.8%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8.8%,排名跌至第六位。
这一困境并非偶然。自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电视机价格战的开启,松下电视在中国市场就开始陷入持续亏损,市场份额逐渐减少。近年来,松下已停止自主生产电视液晶显示面板,转而从韩国等供应商采购,但即便如此,其电视业务仍难以摆脱困境。
中国品牌强势崛起
就在松下电视业务节节败退之际,中国品牌却在全球电视市场中高歌猛进。
在日本市场,中国电视企业2024年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大关。其中,海信集团以41.1%的份额领跑,其收购的东芝子品牌REGZA贡献了25.4%,自有品牌则占据15.7%。TCL以9.7%的份额紧随其后,超越了日本本土品牌索尼和松下。
在北美市场,2024年电视出货规模达到4490万台,同比增长3.5%。TCL在75寸及以上电视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67.6%,美国零售量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前二。
欧洲市场同样见证了中国品牌的崛起。2024年第三季度,LG和TCL受益于巴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出货量分别增长26%和85%。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三星的份额从2023年Q3的43%降至2024年Q3的30%,而海信和TCL则分别从14%和11%增长至24%和17%。
潜在收购的可能性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松下控股公司总裁楠见雄规在2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出售或缩减电视业务。这一决定主要源于来自中国品牌TCL和海信的强劲竞争压力。
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品牌通过收购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的案例屡见不鲜。TCL通过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获得了重要的技术积累,海信则通过收购东芝电视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松下电视业务的资产,尤其是其从先锋收购的Kuro专利技术,对中国品牌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技术储备能够帮助中国品牌在高端电视市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同时,松下在全球市场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也是潜在买家看重的资源。
行业发展趋势
电视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虽然传统电视开机率持续下降,但电视产品的出货量和市场规模仍在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达到6200万台,同比增长11%,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品牌在这一轮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以TCL为例,其在Mini LED技术领域已取得领先地位,2024年CES展会上更是推出了全球最大的115吋QD-Mini LED高端巨幕电视。海信则在激光电视和ULED超画质电视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品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应对来自韩国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些都是中国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
松下电视业务的困境和中国品牌的崛起,反映了全球电视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技术革新、市场全球化、品牌竞争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塑造着行业的未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变革都将成为家电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