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熟“山药”,有助于降肌酐、蛋白尿!常吃需注意2点,看看你吃对了吗?
吃熟“山药”,有助于降肌酐、蛋白尿!常吃需注意2点,看看你吃对了吗?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应季蔬菜纷纷上市,其中不乏薯芋类食物,如红薯、芋头、山药等。
这些食物淀粉含量丰富,能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非常适合作为主食的一部分,为肾病患者的餐桌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在这些薯芋类食物中,山药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而备受青睐。
山药,作为薯蓣科的地下根茎,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在中医典籍中留下了其药用价值的记载。
在众多的山药品种中,“淮山”尤为出名,它以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而广受欢迎。
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且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使得它成为肾病患者遵循,低蛋白饮食的理想食材。
中医典籍《中国药典》中记载,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肺、补肾的功效。
适量食用山药,不仅能够帮助恢复肾脏的封藏功能,还能有效改善肾脏滤过功能,对于改善顽固性蛋白尿有着积极作用。
山药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些神奇功效,关键在于其含有的“山药多糖”。
这种成分,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能够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抗氧化,减轻免疫炎症。
从而降低尿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为肾脏减轻负担,延缓肾病的进展。
尽管山药具有诸多益处,但在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因食用不当而损伤肾脏。
1、山药吃熟不吃生
山药虽好,但一定要煮熟后食用。
生的山药或山药汁液中含有毒性物质,如薯蓣碱和薯蓣皂苷。
这些物质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它们对肾脏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旦摄入,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加速肾脏的损伤。
2、CKD4-5期的患者少吃
处于肾病中、后期的患者,肾脏的代谢的能力下降,需要注意含钾高食物的摄入量。
由于山药中的钾不低,如果摄入过多含钾高的食物,容易增大心衰的风险。
因此这部分患者在吃之前,可将山药切成小块后冲洗,再水煮后食用,这样可以去除大部分的钾元素,从而降低食用风险。
一般来说,这部分患者可以放心食用1-2两煮熟的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