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推荐: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指南
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推荐: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主要导致心、脑、肾、眼、神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蒋琳强调,通过早期严格血糖控制、科学用药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分为两大类: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则涉及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
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饥饿、出汗、颤抖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酮症酸中毒: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昏迷。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监测尿酮体。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严重脱水和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及时治疗感染等诱因。
乳酸性酸中毒:较少见但病死率较高,常伴随缺氧或肝肾功能不全。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乳酸堆积的药物,如双胍类药物,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慢性并发症的预防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后期发展为蛋白尿、水肿等,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损害眼底血管,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及时治疗视力模糊等症状。
神经病变:影响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疼痛、麻木、消化不良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补充维生素B12,定期检查足部感觉和肌力。
糖尿病足:神经损伤与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足部溃疡甚至坏疽,严重时需截肢。预防措施包括:每天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定期进行足部护理和检查。
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饮食上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眼底检查等。对于有并发症风险的患者,检查频率应适当增加。
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老年糖尿病管理指南(2024版)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的群体,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个体化管理。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血糖控制目标、生活方式干预等。患者也应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通过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和管理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生携手共同应对糖尿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