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智慧医疗赋能高质量发展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智慧医疗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成为浙江省内首家获得这一殊荣的县级医院。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更体现了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信息化到智慧化:建医的创新之路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13年,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合作,成立建德分院,这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转折点。随后,医院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建立了先进的医院数字化管理体系。
近年来,医院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成新一代一体化专科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病历记录全面结构化、数据实时共享化、专科质控体系化以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智慧化。这些举措有力支撑了医疗服务智慧化、医疗管理精细化、医疗数据标准化,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在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的过程中,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就医体验。
2024年5月,医院在全市率先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诊疗模式。患者在72小时内到院复诊,只需在签到机上复诊签到即可,无需再次支付挂号费。这一政策实施后,患者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名患者享受到这一改革带来的便利,直接减免患者经济支出50.99万元。
在此基础上,医院进一步升级服务,推出“一号全院通”政策。除急诊等部分特殊科室外,患者三天内在同一个医院多个科室就诊,只收一次挂号费。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的就诊秩序,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此外,医院还推出了“出生即参保”便民服务。新生儿家属只需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在“浙里办”APP中为孩子办理医保参保手续。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原先“先上户籍后参保”的限制,让新生儿父母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参保手续,真正实现了“零跑腿”。
智慧医疗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作为浙西地区重要的医疗中心,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致力于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医院通过智慧医疗建设,不仅优化了本院的医疗服务,还积极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医院建立了15家乡村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医共体医院牵引、乡镇卫生院龙头带动、村卫生室与未来乡村卫生室融合的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医院还推出了“走村不漏户 户户有医护”服务模式,为80个偏远山村配备了“健康村长”,定期开展集中义诊、联合会诊,让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展望未来: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浙西医学中心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的成就,只是其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医院始终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服务誉院”的办院方针,实施“集团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浙西医学中心”。
未来,医院将继续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引领示范功能,促进口腔行业数智化转型,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从1968年建院至今,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段充满挑战与创新的岁月里,医院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追求卓越。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建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浙西医学中心的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