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昆师傅的破酥包:云南非遗美食的百年传承
王云昆师傅的破酥包:云南非遗美食的百年传承
2023年,昆明破酥包入选滇菜"名小吃"名单,这道百年传统美食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破酥包不仅是一种美味小吃,更凝结着云南饮食文化的精髓。
百年传承:破酥包的历史渊源
破酥包的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那一年,玉溪人赖八在昆明翠湖附近开设了一间名为"少白楼"的包子铺。赖八善于创新,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一种独特的包子:外皮柔软酥松,内馅甜中带咸,香气扑鼻。一天,一个小顾客不慎将包子摔落在地,包子立刻裂成七八瓣,层层酥皮清晰可见,围观者无不称奇。从此,这种独特的包子便被命名为"破酥包",名声远扬。
非遗传承人:王云昆师傅的匠心精神
在破酥包的传承谱系中,王云昆师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王云昆师傅自幼跟随长辈学习面点制作,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破酥包的制作技艺。他深知,要做好一个破酥包,关键在于"破酥"工艺的精良。这需要对面粉、油脂和发酵的完美掌控,以及纯熟的手工技巧。在他的手中,每一个破酥包都凝聚着匠心,每一层酥皮都蕴含着温度。
独特工艺:千层酥皮的奥秘
破酥包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层层分明的酥皮。这种独特的口感,源于一套复杂的制作工艺。
首先,选用优质中筋面粉,加入酵母和泡打粉,用牛奶和面。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移到案板上擀成薄皮。关键步骤来了:在面皮上均匀涂抹一层猪油,然后将面皮卷起成条状,再次擀开。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每一次擀面、抹油、卷面皮,都在为最终的酥层做准备。
包入精心调制的馅料后,破酥包被放入蒸笼。旺火猛催,一气呵成。出笼时,热气腾腾的破酥包表面洁白光滑,收口处微微张开,露出诱人的馅料。轻轻咬一口,酥软的外皮在口中融化,油润而不腻,层次分明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价值: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动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发展。2025年春节期间,云南省文旅厅举办"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其中就包括破酥包在内的非遗美食年货大集。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更为非遗美食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破酥包,早已从街头小吃跻身高档宴席的常客。它不仅是云南饮食文化的代表,更承载着一代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在王云昆师傅等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道百年美食正以崭新的姿态,继续书写着它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