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镇:千年水乡展新颜,文化传承谱新篇
安昌古镇:千年水乡展新颜,文化传承谱新篇
近日,浙江省建设厅公布2023年度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绍兴安昌古镇成功入选。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昌古镇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千年古镇展新颜
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于明清时期重建。古镇依河而建,南北两岸以古桥相连,形成了“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独特景观。漫步古镇,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47座台门、17座古桥以及蜿蜒的石板路,每一处都凝聚着千年的历史沧桑。
“微改造”留住原汁原味
近年来,安昌古镇在保护与传承方面下足了功夫。秉持“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古镇在保护传统建筑和街巷肌理的同时,也注重保留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让古镇保持着鲜活的“烟火气”。
84岁的李宴生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安昌人,他见证了古镇的变迁。“我们始终坚持‘原汁原味’的保护原则,无论是修缮台门还是维护古桥,都尽量使用旧砖瓦和旧石板,保持原有的风貌。”李老先生说。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
安昌古镇不仅保护传统建筑,更注重文化的活态传承。乌篷船、水乡社戏、水上迎亲等传统民俗活动在这里得以延续。古镇内的仁昌酱园已有100多年历史,作为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的非遗传承基地,不仅在工艺上不断创新,还积极开展研学活动,让年轻人了解和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为了吸引年轻一代,古镇也在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传统腊肠、扯白糖等特产通过文创包装焕发出新的活力,古镇内还开设了多家特色咖啡吧、书吧和精品民宿,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打造“活着的古镇”
安昌古镇的成功在于它不是一座“空壳”,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活着的古镇”。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和谐共生。此次入选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名单,不仅是对安昌古镇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激励。
未来,安昌古镇将继续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这座千年古镇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世人展现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