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检院教你科学选购羽绒服
上海市质检院教你科学选购羽绒服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羽绒服成为冬日必备单品。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羽绒服,如何选购一件真正保暖、质量可靠的羽绒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纤维检验所检测一室副主任刘申瑜分享了专业选购建议,教你避开选购陷阱,买到真正保暖的羽绒服。
选购关键指标:绒子含量和充绒量
“选购羽绒服时,首先要关注绒子含量和充绒量这两个关键指标。”刘申瑜副主任强调。绒子是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由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组成,是羽绒服保暖的核心。根据国家标准,羽绒服的绒子含量不得低于50%,而高品质羽绒服的绒子含量一般在80%-95%之间。
充绒量则决定了羽绒服的整体保暖能力,但需要结合绒子含量和蓬松度一起看。一般来说,轻薄款羽绒服的充绒量在40-90克之间,适合10℃以上的温度;而长款羽绒服的充绒量需要250克以上,才能应对-15℃至-25℃的严寒天气。
蓬松度:保暖性能的关键
蓬松度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蓬松度越高,羽绒储存空气的能力越强,保暖效果越好。普通款羽绒服的蓬松度在600-700之间,高端款可达800以上,顶级羽绒的蓬松度甚至能达到1000。
如何简单测试羽绒服的蓬松度?刘申瑜副主任建议采用按压测试法:用手压扁羽绒服,观察其回弹速度和蓬松程度。回弹越快、蓬松度越大,说明羽绒质量越好。
面料质量:防风防水是关键
除了填充物的质量,羽绒服的面料质量也同样重要。优质羽绒服的面料应具备良好的防风、防水和耐磨性能。选购时要注意检查面料的紧密度,避免钻绒现象。同时,检查缝线处是否均匀细致,有无漏针或线头外露的情况。
市场现状:质量参差不齐
根据2024年羽绒服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市场上羽绒服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填充物,如绒丝、羽丝甚至羽毛,这些填充物不仅保暖性差,还容易板结,影响穿着体验。因此,选购时要特别警惕低价产品,不要贪图便宜而忽视了产品质量。
如何辨别真假羽绒服
刘申瑜副主任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辨别方法:
查看水洗标:正规羽绒服的水洗标上必须标明面料、里料、填充物的成分,以及绒子含量或充绒量。新国标要求标注绒子含量,而老国标则是含绒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区分。
按压测试:用手按压羽绒服,感受其回弹速度。如果能够快速恢复原状,说明羽绒质量较好;如果回弹缓慢,可能是填充物质量不佳。
揉捏检查:轻轻揉捏羽绒服,如果感觉扎手或能明显感觉到羽梗,说明羽绒杂质较多,质量较差。
区分羽绒种类:羽绒主要分为鸭绒和鹅绒,鹅绒的纤维较大,蓬松度高,保暖性好;鸭绒则更柔软,但可能带有异味。颜色方面,白羽绒和灰羽绒的保暖效果并无差异。
正确的洗涤和保养方法
选购到优质羽绒服后,正确的洗涤和保养方法也非常重要。刘申瑜副主任建议:
使用专用的羽绒服洗涤剂,避免使用碱性较强的普通洗衣液。
洗涤前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水温控制在45度左右。
可以选择机洗,但要选择轻柔模式,或者手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洗净后自然晾干,避免暴晒。
晾干后用衣架轻轻拍打,帮助羽绒恢复蓬松状态。
通过以上选购和保养指南,相信你一定能挑选到一件既保暖又耐用的羽绒服,轻松应对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