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70年辉煌历程铸就军医名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70年辉煌历程铸就军医名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简称海军军医大学,也称第二军医大学,坐落于上海市。这所具有7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府,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学校创建于1949年9月,当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主要由华东医务干部学校、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民党原国防医学院部分留大陆人员和从地方招聘的专家教授组成。1950年10月,更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9日,由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6月2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二军医大学校名。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军军医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学校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全国医学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护理学获得A+等级,基础医学获评A-,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也获得较高评价。
学校在科研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疗人才。据统计,学校已累计培养各类学员近5万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等杰出人才。王正国院士在野战外科和创伤医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海军军医大学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与多国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例如,2024年3月,学校成功举办IAEPP未来之光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机械解脱弹簧圈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展现了学校在神经介入治疗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实力。
作为军队院校,海军军医大学始终将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重要使命。学校不仅为军队培养了大量医疗人才,还在军事医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例如,王正国院士在野战外科和创伤医学领域的研究,为提高战场伤员救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海军军医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军事医学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学校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军队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海军军医大学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和军队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