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诗词基础知识:词的对仗及省略、倒装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词基础知识:词的对仗及省略、倒装详解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K40E3D0521BB8C.html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对仗和语法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词的对仗类型、位置以及语法结构中的省略和倒装现象,通过具体诗词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词的艺术魅力。

词使用对仗比较广泛,比较灵活。词的对仗在格律上宽严不一,大致分三种:

1、律对。
相当于律诗的“工对”,句式、语法、词义、平仄都相对,避同字对。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准律对。
与律对要求绝大部相同,只是声调上可以平对平,仄对仄例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3、散对。
类似散文,同声同字都可相对。如:
汴水流,泗水流(白居易)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词对仗的位置,不象律诗那样固定。
可在首篇,如《庭院深深》“深院静,小庭空”(李煜);
可以在篇中,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可以在篇末,如“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张炎)。
一般说来无论在词的何处,只要相临两字数相等,都可以构成对仗。
有些在一定位置习惯用对仗,如《鹧鸪天》3、4句,《西江月》上下阕1、2句。
一字豆后的几个3言句、4言句常使用对仗。
如《行香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这样连续对仗就形成了排比。
如《沁园春》“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刘克庄)。这样隔句相对,称“扇面对”。
长短句的词使用对仗错落与严整结合,参差中见均齐,更富美感,好的对仗能使词习习生辉,所以词人乐于使用对仗。

词语在语法结构上,同近体诗一样,有两个不同于散文的显著特点,即省略和倒装。

(一)省略
1、省略主语:如:
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省去“我”。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省去“君”。
2、省略谓语动词。如:
三十功名[ ]尘与土(岳飞)省去“如”。
3、省略宾语。如:
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温庭筠)省略“人”。
4、其它省略。如:
萋萋芳草[ ]忆王孙(李重元)前省略动词“见”或介词“对”、后省略可能是连词“因而”或代词“我”。
省略是为了语言精练,适应格律,同时取得某种修辞效果。

(二)倒装
1、语句间的倒装。如: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
实际是雨先下,雨歇后才凭栏,才好抬望眼,所以句子顺序应为:潇潇雨歇,凭栏处,怒发冲冠。
2、句中词语倒装。如:
描花试手初(欧阳修)。
状语后置,一般应是“描花初试手”或“初试手描花“。
扬青旗、流水桥旁(秦观)。
状语后置,一般语序是“流水桥旁青旗扬”。
倒装是为了适应平仄格律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如突出特定形象,使语言有顿错洋溢之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