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东方的“荷马史诗”
《玛纳斯》:东方的“荷马史诗”
“二十三万行,两千万字,这是一部比古希腊荷马史诗长十倍的英雄史诗,它就是《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的民族魂,东方的‘荷马史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故事,展现了顽强不屈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它不仅是文学瑰宝,更被誉为‘柯尔克孜族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语言信息。
独特的传承方式
《玛纳斯》的传承方式独特而神秘。主要通过玛纳斯奇(《玛纳斯》说唱者)口耳相传,分为‘传授’(家传或师承)和‘梦授’两种方式。一些歌手声称在梦中得到玛纳斯显灵传授,这种神秘色彩强化了史诗的文化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传承人当属居素普·玛玛依。他从8岁起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演唱、背诵《玛纳斯》,用8年多的时间把20多万行的8部《玛纳斯》全部背诵下来。1961年,年仅20岁的他为调查组演唱了《玛纳斯》前5部,成为《玛纳斯》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现代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传承《玛纳斯》:
- 人才培养:通过举办青少年玛纳斯奇说唱大赛等方式培养年轻传承人。例如,9岁的艾尔兰·艾克拜尔已学习两年《玛纳斯》,立志成为像舅舅江努日·图日干巴依那样的玛纳斯奇。
学术研究:建立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团队,进行系统研究。郎樱的《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我国《玛纳斯》史诗的第一部研究著作,堪称中国‘玛纳斯学’的奠基之作。
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影响力。2022年出版的汉文全译本是目前最完整的版本,包含8部18卷,共23.6万余行、2000多万字。
国际交流:通过国际学术会议、成果展览等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2009年,《玛纳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价值与国际影响
《玛纳斯》不仅是柯尔克孜族的文化象征,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遗产。
这部史诗展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顽强不屈、团结一致的精神气质,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正如史诗中所唱:‘荒滩变成了湖泊,湖海变成了桑田,丘陵变成了沟壑,雪峰也改变了容颜,唯有英雄玛纳斯的故事代代相传。’在新时代,这部英雄史诗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