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公故里清风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公故里清风扬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6hj2q.html?from=history&vt=4

包拯是中国古代廉吏的典范,其"孝、廉、智、正、忠"的精神品格影响深远。肥东县包公故里文化园通过历史遗存和文史资料,生动展现了包公一生的廉洁风范和为民情怀。


肥东县包公故里文化园。(资料图片)

包拯是中国古代廉吏的典范,其竭忠尽孝、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美名誉满中外,光耀古今。初冬时节,笔者走进肥东县的包公故里文化园,通过历史遗存、文史资料,感受包拯一生"孝、廉、智、正、忠"的精神品格。

记忆深处的包公故事

很小的时候,笔者就常听长辈们说有关包公的故事。儿时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有一次,有两个妇人为一个小孩而闹上公堂,包公判令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小孩就是谁的。经过一番拉扯之后,一位妇女含着泪先放了手。于是,包公把小孩交给了她说:"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呢?"从那以后,笔者对包公充满了崇拜之情,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视他为保护苍生、善于破案的大英雄。

后来在乡间简陋的舞台边,笔者时常听到《包青天》《铡包勉》《铡美案》《打龙袍》《秦香莲》等有关包公的庐剧曲目,当黑脸的包公亮相时,总会引起台下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那是老百姓对这位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清官最高的褒奖。

2011年笔者调动到合肥工作,家就住在离包河公园不远的地方。只要有空,总喜欢带着家人到包河公园里转上一圈,或凭吊包孝肃公祠,或伫立廉泉井边,或登上清风阁,或在包河里采一节断之无丝的红花藕,便觉包公就活在眼前,便觉眉宇间多了一股正气和胆气,便觉步履铿锵,增添了满满的精气神。

据史料记载,今日的包河公园所在地,是北宋仁宗皇帝赐予包拯的。当年,仁宗皇帝见包拯年事已高,家中又无田产,曾下诏赏赐包拯庐州地界一片相当大的土地,包公坚持不受,只要了庐州城郊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包公请人清理杂草、挖尽淤泥,并嘱咐族人在河里植荷、养鱼,以水域养殖的收入聊补家用。这段护城河从此被称作"包河"。据说,包河里长出的藕,有节无丝(谐音"私"),被称作"无丝藕"。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查阅古籍资料,这首包拯具有代表性的明志诗,抒发了他做国之栋梁、民之廉吏的皎洁心志。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是包拯临终前为后代子孙立下的家训,堪称"史上最严家训"。据记,此后,包公的儿子包绶、长孙包永年无论在哪儿任职,都恪守家训,廉勤自守。

包公故里,清风热土

想起包公,就想起包公的出生地到底是啥样?包公的精神品质从何而来?他的家风家训究竟有怎样的传承意义?

2023年3月16日,在包拯的出生地——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大包村,占地约90亩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正式开园。园区利用现有的历史遗存,突出"廉政文化",建有孝肃阁、包公故居、包公书院、花园井、荷花塘等多处景点。徜徉在这座以互动体验情景式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笔者充分感受体验到包拯一生"孝、廉、智、正、忠"的精神品格。

笔者乘兴登上五层楼高的孝肃阁,18平方公里的主园区气势恢宏,仿宋代风格的民居建筑群映入眼帘。孝肃阁由仪门、正堂、后堂组成,以"廉"为核心,展示包拯1037年至1062年的仕途生涯,以及通过对《奏议集》的解析,呈现一代名臣的宦学之梦、为官品格、为政哲学。

祠堂内,栩栩如生的包公像坐立正中,两侧立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包公像上方"色正芒寒"匾额像星光一样清冷而纯正,联想到文化园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格外发人深省——公生明,廉生威,百姓心头崇铁面;孝为本,德为范,千秋宇内仰青天。喜欢古装剧的人对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一定不陌生,不过这些影视剧中的器具真实呈现在眼前时还是会有一种强烈的震慑感。三种斩首器具分别对应不同阶层的人,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达官贵人,狗头铡斩的则是刁民草寇。

走进包公故居,自南向北分布为前院、中院、后院,浓郁的故居文化氛围,丰富的故居历史文化内容,充分展示了肥东是包公人生价值观的诞生地、包公清廉品质的发源地。包公故居前院设置农耕厅、炊灶厅,中院设置治本厅、奉亲厅、达孝堂,后院设置家风厅、世亲厅、包公家庭生活复原区等主题展厅,全面呈现包公出生、成长、读书、应试、奉亲、家风以及家庭成员、世亲好友等内容。

走出古色古香的厅堂,来到了保存完好的花园井。花园井原为包家后花园的水井,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延续至今仍在使用。花园井井筒上部为近人重修,下部仍为宋井风格。井圈为圆形麻石做成,井口内径50厘米,外径110厘米。井水清冽甘美,宜粥宜茶,久旱不干,包公即喝此水长大。此井又名曰"廉泉",相传纯良百姓饮用此井水会有甜味,而贪官污吏饮用后却会口干舌苦,腹疼难忍。

生生不息的包公文化

站在包公书院,一股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将北宋书院文化、科举文化与包公重教育人思想、包公文化后世影响结合呈现的综合展示场馆。包公书院内容以"千年影响"为核心,以"应试、宦学"为主要内容,通过位于中轴线的中殿和后殿,呈现包公的千年影响和现代呼唤。通过东西厢房展陈以包公为主人公的宋代科举、宦学和取士,选取包公生平重要事迹以及传说进行情景剧演绎,表达千百年来人民对包公的呼唤和热爱。

一路认真聆听了解包公"忠、孝、刚正、清廉"的史实典故,在"包公掷砚""拒宴示廉""外甥打舅"等故事中,笔者深刻感受了包公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履职尽责、勤政爱民的优秀品质,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廉政文化"洗礼。

回来的路上,笔者一直在想,肥东县作为千年包公的出生地,包公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包公文化早已融入当地人的文化血脉。包公故里文化园让包公出生地这个"源头",成为合肥包公文化的又一个对外窗口。肥东县乃至合肥市一直不遗余力地弘扬包公文化,建设包公文化品牌,并从包公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合肥晚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