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都江堰:古老水利工程的科技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都江堰:古老水利工程的科技新生

引用
界面
9
来源
1.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95617.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8A00UFI00
3.
https://www.sohu.com/a/778226326_121423716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4JLFD10524C5FS.html
5.
http://mwr.gov.cn/xw/mtzs/xhsxhw/202501/t20250115_1726395.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4A09IL400
7.
http://www.news.cn/local/20240730/04b3940fda104575881fd7785c53979f/c.html
8.
http://sc.news.cn/20240727/a6bd480ab01d4649929e9b3a902f1a52/c.html
9.
https://www.liaodongu.edu.cn/keyan/info/1521/19762.htm

都江堰,这座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璨明珠。它历经2280余年沧桑,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水利综合效益,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近年来,都江堰在传承古老治水智慧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科技,展现出新的时代活力。

01

数字孪生平台:防汛抗洪的科技利器

在2024年7月的一次洪峰过境中,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都发中心”)首次运用“数字孪生平台”进行数字预演分析,为防汛抗洪提供了重要帮助。据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负责人李劲介绍,该平台能够结合采集的数据,形成一整套应对方案,并进行模拟推演,为防汛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巨幅显示屏上不仅显示了岷江和都江堰各个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各类水情监测数据和计算分析也一目了然。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洪峰的行进轨迹、水位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从而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结合历年调度经验,我们制定了最终的泄流流量和具体应对方案,成功抵御了此次洪峰,让下游成都平原安然无恙。”李劲说。这种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让都江堰在现代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02

3D扫描数字拓印:文物保护的新方式

为做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的文物保护与研究,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联合新津区文物保护局,运用最新的3D扫描数字拓片技术,对一批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这些文物包括通济堰乾隆年铸造的“铁壁筒”、道光及宣统年历史碑刻等。

此次拓印运用3D扫描数字拓片技术,不仅高精度地采集了文物每一处细节,而且是无接触的隔空拓片,实现了最大程度保护文物,让沉睡两百多年的文物复活,“条理清晰”地开口讲述关于它和灌区的历史故事。

03

智慧水利系统:古代工程的现代价值

都江堰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分水、引水、泄洪、排沙”。这一原理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江堰的渠首工程,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主要用于灌溉,而外江则用于排洪。通过巧妙的鱼嘴分水堤设计,能够在枯水期保证内江有足够的水量进行灌溉,而在洪水期则能够自动调整内外江的水量分配,以达到防洪的效果。

这种“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不仅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传承,还被应用于现代科技产品中。例如,荣耀Magic6系列的电源管理系统就是参考都江堰的无坝引水灌溉原理设计的,通过“深淘滩、低作堰”的理念,实现了电池容量的提升和能耗的优化。

都江堰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卓越的水利功能,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哲学思想。它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4

结语

都江堰,这座承载着2280余年历史沧桑的水利工程,以其独特的智慧和魅力,持续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都江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续写着新的传奇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