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鸡蛋,让大脑更年轻!
每天一个鸡蛋,让大脑更年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鸡蛋对大脑健康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美国营养学家阿德尔·戴维斯的研究指出,健康人体内的大脑含有高达体重30%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维持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卵磷脂:大脑健康的“守护者”
鸡蛋中富含的卵磷脂是其保护大脑的关键成分。当人体摄入卵磷脂后,它会在体内转化为胆碱,进而被神经细胞合成为乙酰胆碱。这种物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信息,帮助大脑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行为指令的传递和感觉表达。
研究表明,充足的卵磷脂摄入可以有效防止大脑衰退。如果大脑缺乏这种物质,可能会出现健忘症状,学习和记忆能力也会下降,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大脑衰退。目前,卵磷脂已被用于治疗记忆力和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通过每天服用25克卵磷脂连续数月,发现病情有所好转,且在初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持续6个月摄取胆碱发现记忆力有所改善,心情也更为放松。
临床研究:每天一个鸡蛋,大脑更健康
东芬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鸡蛋对大脑的积极作用。该研究招募了近2500名42至60岁的受试者,其中一组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另一组维持正常饮食。经过2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吃鸡蛋的受试者在记忆、认知以及心理状况测试中表现更好,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显著低于未吃鸡蛋的一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也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降低了11%,死亡风险降低了18%。这表明,适量摄入鸡蛋不仅对大脑有益,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同人群的食用建议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鸡蛋的摄入量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儿童:适合食用土鸡蛋。土鸡蛋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口感更浓郁。建议每天摄入1个鸡蛋。
中老年人:更适合食用洋鸡蛋。洋鸡蛋的铁和维生素含量较高,且胆固醇含量较低。建议每天摄入1个鸡蛋,血脂和血压存在问题的人群可适当减少。
特殊人群: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每天可以适当摄入2~3个鸡蛋。
安全食用指南
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正确的食用方法同样重要:
烹饪方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素并确保食用安全,推荐的做法是彻底煮熟鸡蛋。煮沸状态下保持3至5分钟,可使蛋清凝固,蛋黄刚好凝固,质地软嫩,营养物质氧化程度较低。
摄入量: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显示,每周摄入鸡蛋的数量不应超过6个。研究招募了9444名45至64岁的受试者,历经14年发现,每周食用鸡蛋3个以下和3至6个的受试者,其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变化,而每周食用鸡蛋超过6个的受试者,死亡风险升高了35%。
选购技巧:新鲜鸡蛋蛋壳清洁、完整、无裂缝。把鸡蛋拿在手上,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用嘴向蛋壳上轻轻哈一口热气,用鼻子嗅其气味,新鲜鸡蛋有轻微生石灰味,变质鸡蛋可能会出现异味、臭味。
总之,鸡蛋是一种经济实惠且营养丰富的食品,适量食用对大脑发育和整体健康都有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鸡蛋时要关注烹饪方式和摄入量,以确保既能获得营养,又能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