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广电网如何逆袭信号质量困境?
5G时代,广电网如何逆袭信号质量困境?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中国广电正式跻身四大运营商之列,开启了通信领域的新篇章。然而,在5G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广电网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信号质量如何逆袭?
700MHz频段:广电网的独特优势
中国广电拥有的700MHz频段被誉为“黄金频段”,具有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据统计,使用700MHz频段只需建设50-60万座基站就能覆盖全国,而中国移动覆盖全国则需要315万座4G基站。目前,中国广电已建成700MHz 5G基站57.8万座,实现了乡镇以上全覆盖和农村热点区域重点覆盖。
这一频段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地铁、高铁等特殊场景中,700MHz频段的信号表现尤为稳定可靠。在室内环境下,它能有效改善信号死角和障碍物导致的信号不稳问题,实现普通楼宇的深度覆盖。根据知名网络测速平台SpeedTest的数据,中国广电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中位数下载速度达到297.59Mbps,位居全国第一。
室内信号不稳定:广电网的阿喀琉斯之踵
尽管700MHz频段优势明显,但广电网在室内环境中的信号表现却差强人意。许多用户反映,在室内扫码时经常出现卡顿现象,甚至多次扫码都无法成功。这种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日常支付和使用体验。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700MHz频段虽然覆盖范围广,但容量相对较低。在人口密集区域,这种低容量特性限制了网速的提升,导致用户体验大打折扣。此外,广电网的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23年底仅有57.8万座,而三大运营商的基站总数已超过1000万座。这种数量上的差距进一步加剧了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创新:破解信号质量难题的关键
面对信号质量的挑战,中国广电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突破。在网络架构优化方面,广电网引入了BGP多线接入技术,实现了负载均衡和带宽利用率的提升。同时,通过增设中继站点和采用CDN加速技术,有效减少了数据传输延迟,提升了整体网络性能。
在终端适配方面,中国广电已推动900余款入网终端支持700M频段,2023年新上市终端均出厂即支持中国广电网络。更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国广电制定的n28频段终端增强技术国际标准,OPPO、中兴、真我等公司已研发推出全球首批“超级n28”增强型700M手机,实现了信号覆盖能力和速率的双重提升。
5G NR广播:广电网的差异化竞争利器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广电正在积极探索5G NR广播技术的商用。这一技术将广播基因注入通信技术中,通过电视发射塔和移动蜂窝基站发射广播电视信号,使得所有通信运营商的5G用户和通用5G终端都能接收。
目前,5G NR广播已进入部署及商用阶段,优先在地铁、体育场馆、高速沿线等区域启动试点示范。这一技术的商用有望为中国广电5G用户带来更多价值,甚至带来5G新增量用户。然而,真正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业务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将是决定性因素。
从5G到5G-A:广电网的未来之路
面对5G-A(5.5G)这一5G向6G过渡的关键阶段,中国广电也在积极布局。5G-A将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感知、高端制造等应用场景。目前,中国广电已完成部分网络升级,引入了高吞吐量UPF,容量提升10倍以上,并新增了5G-A功能。
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是5G-A的商用元年。中国移动已在100个城市推进5G-A商用部署,年内将扩展至300个城市。国内外多家先行运营商通过三载波聚合等技术,在5G-A商用层面上实现了5倍于5G的能力提升,兑现了5Gbps下行、500Mbps上行以及稳定低时延等能力。
展望未来,5G-A不仅是5G的多维升级,也是6G发展的前置探索。中国广电将通过5G-A对部分6G关键技术进行提前验证,并为6G标准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宝贵经验。预计6G最早将于2030年到来,届时,广电网将凭借其在5G和5G-A领域的技术积累,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在5G时代,中国广电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谋求突破。虽然面临室内信号不稳定、基站覆盖不足等挑战,但凭借700MHz频段的优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广电网有望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5G NR广播技术的商用和5G-A的部署,中国广电正在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为建设文化强国和推动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