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后,报告解读很重要!
体检后,报告解读很重要!
体检报告怎么看?“攻略”来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提高生命品质,也成为了人民越发重视的话题。
健康的身体,是提高生命品质的基础。而健康体检,可有效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或者及时治疗已有疾病。因此,体检逐渐被大众接受,很多人已经养成了每年定期参与的习惯。
体检后,有些人虽然很重视体检结果,但却不能完全了解检查项目背后的意义,以及数值“异常”所代表的问题;而有些人则草草一看体检报告,发现各项指标都在“参考值范围”内,就将体检报告弃置不理了。
事实上,体检报告的正确解读,在及时治疗及有效疾病预防方面,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当予以重视。
专业体检报告解读的价值
核心价值:通过全面解读体检报告,达到大病早期预防的目的,只有教会大家自检+体检,才能自救,才能救人。
早读懂:是解读的出发点,让每个老百姓读懂身体症状。
早改变:是解读的终点,从症状和指标临界值开始健康管理,做到早期预防。一般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重视早期干预,早期改变,有利于预防大病。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体检报告的解读,需要专业医生来完成。
正确的解读体检报告,充分利用好体检数据,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它可以更好的提升体检服务的质量,更好的帮助参与健康体检的个体,守护好自身的健康,降低患病的风险。
专业体检报告解读,能让受检者获得哪些益处?
- 正确解读体检报告,是一次让受检者了解自己的过程
通过严格的检查,获得体检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反映出受检者的身体真实情况,对未来健康生活的计划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协助受检者认真对待、仔细阅读报告,重视检后
体检数据,隐藏着很多重要信息,并非“健康”或者“不健康”那么简单。
有人只急于了解体检报告的书面数据,对于“去医院进一步检查”,“随诊”等建议,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过度紧张,而专业医生的解读,能让受检者科学认知,哪些数据应重视,哪些数据不需要过度解读,指导受检者检后该做什么。
- 为受检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医学建议
慢性疾病的早期,很难有相关症状表现。通过正确解读体检的各项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相疾病的发生风险,并给予相应的医学建议,防止疾病恶化,把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让受检者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命质量。
- 减少体检受检者的恐慌与焦虑,帮助其摆脱亚健康
健康问题,大家都尤其关注重视。但如果没有专业医生进行体检报告的科学解读,很多人单纯从网络搜索或自我解读体检报告,并且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则容易导致对体检结果判读误差。
这种“解读”误差包括:
过度“解读”,增加体检受检者的恐慌,对自身的健康情况感到担忧;
错误“解读”,延误了对疾病的诊疗时机,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轻视“解读”,尤其是某些相关的亚健康指标,没有及时、相应地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因此没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 正确解读报告,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
根据历年的体检报告,通过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等进行健康相关咨询,建立体检受检者自身的及家族的健康档案,指导以后健康体检,做出适合自身的个性化体检方案。
体检报告中的建议“名词”,看懂了吗?
“观察即可”:这说明体检结果虽然不在正常范围,但经医生综合评估认为暂时无大碍。
“定期复查”:一般是指通过这次体检已发现身体有异常,但还不需要马上看病治疗,一般3-6个月后复查该项检查。
“2-3个月复查/1个月复查”:说明,此次查出的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诊。
“随诊”:说明如有症状出现,或随后出现相应症状,就要去对应科室就诊。
“就诊”:则是建议受检者去专科进一步检查,说明身体可能有一定问题。
“及时就诊”:是较严重的情况,这是提示受检者很大可能已经患病,马上就诊,不要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