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突破:量子密钥分发新纪录
中国科大突破:量子密钥分发新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在量子密钥分发(QKD)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这一成果将量子密钥分发安全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该研究成果已于1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
技术突破的核心要点
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团队成功观测到了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逻辑形式的量子关联无需违背不等式,能够更明确地展示与经典关联的不同,因此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技术创新的亮点
研究团队在37维空间中发现了仅使用三个条件概率组合的量子关联,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研究进一步表明,条件概率组合的数量已无法进一步减少,证明了该结果就是逻辑形式量子关联的极限。
为了观察到高维空间中的量子关联,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基于直和空间编码和时间维度复用的可扩展光学体系。这种体系可以将高维空间中的制备-测量实验分解为多个低维空间中的实验,从而实现了对高维量子系统的有效观测。团队在该体系中以超过8个标准差的置信度,观测到了高维空间下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实际应用前景
这一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在信息安全层面上提供了窃听可感知的密钥分发手段。这种绝对安全性保证使得量子密钥分发在金融、军事、政府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金融领域,量子密钥分发可以用于保护银行交易及客户信息安全;在军事领域,可以保障指挥系统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在政府通信领域,可以确保敏感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
国际竞争格局
在量子通信领域,各国都在积极布局和推进相关技术发展。例如,韩国正在建设基于量子密码通信技术的800公里国家网络,旨在提高网络性能和监控能力。而中国此次实现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再次彰显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未来展望
尽管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传输距离和码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子通信将引领未来安全高质“量”发展。
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量子通信的安全传输距离,还展示了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的巨大潜力。通过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如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和量子测量不确定性,该团队成功地在不安全信道上创建并共享了安全密钥,为未来高安全性通信提供了坚实保障。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望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政府、军事及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促进量子通信技术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