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乡愁诗里的美丽乡村:老屋新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乡愁诗里的美丽乡村:老屋新貌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6a534cc6d962e372bb41edbc6a60a9cb
2.
https://www.sohu.com/a/810689676_121124208
3.
http://www.moa.gov.cn/so/s?tab=jgzz&siteCode=bm21000007&qt=%E7%BE%8E%E4%B8%BD%E4%B9%A1%E6%9D%91%E5%BB%BA%E8%AE%BE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629391440010209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3/11/70760308_1136440745.shtml
6.
https://www.zjqy.gov.cn/art/2025/1/26/art_1229356027_58968179.html
7.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3-40406598.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9%E5%85%89%E4%B8%AD
9.
https://hunan.gov.cn/hnszf/hnyw/sy/hnyw1/202409/t20240918_33456715.html
10.
http://www.cxdj.gov.cn/P/C/452496.htm
11.
https://www.zhscxh.com/view/common/articledetail.aspx?id=ca8263c135b8768b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从古至今,乡愁诗一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它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缅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许多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生,成为美丽的网红打卡地。这些变化让乡愁诗有了新的内涵,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传统文化。

01

从乡愁到希望:老屋的新面貌

在北京市延庆区,一场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延庆区立足于独特的自然禀赋,打造“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乡村振兴品牌,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农文旅产业,让一个个老村焕发新生机。

井庄镇箭杆岭村依托星猎南山塞外风情湾核心村主导地位,带动周边曹碾村、孟家窑村、莲花滩村共同推进星猎南山塞外风情湾“一星四象”整体产业布局,联合四村2万亩山场打造星猎南山户外运动公园、塞外风情民宿、户外弓箭运动等业态的“弯弓”箭杆岭村,满足游客山野露营和户外运动等多种功能需求,目前各项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逐步打造成为延庆南部山区旅游经济新增长极。

作为全市第一批“百千工程”示范片区,井庄镇建立11个村环境提升机制,围绕村边、路边、田边、水边、房边“五边”,奏响拆、清、整、建、种“五部曲”,逐街逐巷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完成干线道路村头公园、美化绿化、房屋立面提升等风貌工程,建成925户美丽庭院,示范片区全域风貌焕然一新。其中,示范村柳沟村着力打造乡宴柳沟美食组团,主打20年的“老味道”,以柳沟村为核心带动南老君堂、宝林寺等5个提升村开发错位特色餐饮。

通过引入华商安胜打造柳沟“乡村奥莱”综合体,聚焦5个提升村发展与柳沟综合体适配的户外运动、花海房车、民俗体验、沉浸乡村等,打造差异化文旅业态。井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井庄镇农文旅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百千工程”“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网红路边网红村等项目的进展与成效。

在浙江省衢州市官塘乡,老屋改造更是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官塘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支持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为酒坊、民宿、革命遗址。让“老屋经济”焕发新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打开了偏远山区乡镇赶超跨越的良好局面。

“荣誉村民”刘小石就是“老屋经济”的参与者。2019年,他流转了村里的老屋,办起了酒坊,将老屋空间改造与乡村业态一同谋划推进。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刘小石全家都安顿在了横坑村,他流转的6幢原本破败的老屋已焕然一新。

官塘乡党委书记刘毅说:“2024年,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发展‘老屋经济’,将乡内老屋流转改造为书屋、酒坊、民宿等,为游客提供纳凉避暑、品酒品茗和观光游览,盘活当地‘老屋经济’。让红色文化留在老屋,生态老酒放进老屋,旅游业态改造老屋,切实在保护传承老屋的前提下,形成有助力乡村振兴的老屋利用模式,改造提升乡内生活空间,打造官塘版的‘富春山居图’。”

02

老屋改造: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老屋改造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和专业施工。在实践中,各地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

  1. 保留传统风貌:在改造过程中,各地都非常注重保留老屋的传统风貌。比如延庆区在发展民宿时,就特别强调要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让游客既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又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2. 引入现代功能:老屋改造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功能。比如官塘乡的酒坊,就是在保留老屋外观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和技术,既保证了酒的品质,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3. 创新经营模式:老屋改造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种经营模式的创新。比如延庆区探索的“宅基地半租模式”,既保护了村民的权益,又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实现了多方共赢。

03

乡愁诗的新时代内涵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愁诗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思乡之情,而是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对乡村振兴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如余光中在《乡愁》的续篇中所写:“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这道“桥梁”,正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它让我们明白,乡愁不是一种消极的情感,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愁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交融,共同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乡村振兴之歌。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美丽乡村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乡愁诗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