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季这八大常见猪病易导致大量猪只死亡,务必高度重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季这八大常见猪病易导致大量猪只死亡,务必高度重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angzhu360.com/zhubing/20250205/877553.html

春季是猪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经过寒冬的猪只,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本文将详细介绍春季常见的八大猪病,包括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帮助养猪从业者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猪瘟

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非安全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注半头份/头,半小时后再喂初乳),双月龄再进行二次免疫(2头份/头)。

安全区可进行双月龄一次性免疫。如果有的猪场三周龄首免,双月龄应再肌注免疫一次。种母猪春、秋季各肌注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肌注免疫一次;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两季各肌注免疫一次。

仔猪大肠杆菌病

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以1日龄-3日龄多见。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以2周龄-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红眼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狸。以上三种病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

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圈舍干燥,防寒保温,母猪产前30天-45天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仔猪抓好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奶关、初料关、断奶关)。发病仔猪的治疗要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

多发生于1月龄以上20公斤左右的仔猪,冬春多发,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的关系。仔猪断奶(1月龄)后要接种副伤寒疫苗,对仔猪要防寒、防潮湿、分批饲养(密度合适),少吃多餐,喂匀喂饱,不要突然改换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传染性胃肠炎(TGE)和流行性腹泻(PED)

俗称冬痢,均为病毒感染,呈一过型流行,早春常有发生。以灰色水泥浆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尚无理想疫苗。本病发生后注意补充水分(10斤水、1两盐、半斤葡萄糖喂服),猪舍消毒。平时注意保温,饮水清洁,少食多餐。

喘气病(支原体肺炎)

是由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喘气,咳嗽,呼吸加快,无热症候而食欲正常,小猪偶有死亡,病变局限于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隔叶前上缘,呈“肉变”或“胰变”(虾肉肺),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发病猪场要隔离、净化,建立康复猪群;未发病猪场要注意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卡那霉素。

感冒

春季常见病,多为外感风寒、发烧,有时拉稀。可用复方氨基比林稀释青霉素注射。平时注意防寒、防冷风、防潮湿,可内服大锅汤(麻黄、桂枝、防风、荆芥、杏仁、甘草、生姜煮水)。

仔猪低血糖症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初生仔猪,原因是妊娠母猪后期营养不全或产后无乳,使仔猪能量不足,引发血糖下降。预防应注意母、仔猪喂养并防寒保暖。

疥癣(螨病)

是体外寄生虫病,由疥螨虫在皮肤打洞或隧道,吃食皮屑、淋巴液,并产生毒素,使患畜发痒,皮肤发红,擦破结痂,不能安稳睡觉,使猪消瘦或成为“虫僵”(发育不良)。因为螨活动力极强,只要有一两头猪未注意治疗,可在一个冬春传染到全群。

治疗可用1%敌百虫水洗擦患畜(2周-3周后再擦洗一次,以杀死刚孵出的幼螨),伊维菌素注射或阿福丁内服(0.3克/公斤体重),场地消毒用10%-20%石灰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