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西涌 “小白”也轻松 体能“战五渣”分享深圳最美海岸徒步体验
穿越东西涌 “小白”也轻松 体能“战五渣”分享深圳最美海岸徒步体验
东西涌穿越是深圳最热门的海岸穿越线路之一,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岸线。这条路线虽然被官方定义为“入门级”,但其难度究竟如何?让我们跟随一个由不同体能水平组成的穿越团队,一起体验这条深圳最美海岸线的徒步之旅。
美景与挑战并存
本次穿越团队由南澳消防中队副队长“黑仔锅锅”、东涌社区资深工作人员张老师带队,成员包括两位平时偶有运动但体能平平的记者,以及一位十年不怎么运动、不太愿意出门的“肥宅”记者。
1月21日早上10时,团队在东涌码头的天后宫集合,在入口做好防火登记、确认必备物品没有遗漏后,开始沿着蜿蜒的碎石山径拾级而上。上山时海风徐徐,体感舒适。
登顶第一座小山不到10分钟,辽阔的大海映入眼帘。拍照留影后,穿越的第一个难点出现在眼前,这山不高,但是很陡,全是嶙峋的山石,脚下的土路都是被人踩出来的。为了保护这片山海的原生态,人工斧凿的痕迹都被尽量淡化,辅助上山下滩的工具都选用了最原始的木桩、绳索、铁链等。这也意味着下山的路需要两手握绳(或铁链),紧贴着山体下行,过程很有挑战性。
翻越礁石要注意“陷阱”
穿越线路翻越几个海岬,海岬是陆地伸向海洋的部分,往往是礁石地貌,尖端通常比较陡峭,因此只能先上山再下山翻越。
每个海滩,都卧在海岬之间,美景无需多言,但要抵达海滩就会遇到穿越的第二个难点——翻越海上的“巨石阵”。翻越礁石要不停攀爬钻跳,在石头间寻找平衡,还要多注意怪石间的松动“陷阱”。
惊涛拍岸的美景会吸引很多人爬到最靠近大海的礁石上留下“靓”照,但这种礁石往往又滑又难上,攀爬时很容易摔伤,不要轻易尝试。
这种地貌在穿越路线的前半段占比很大,穿行需要格外小心,防滑鞋子和户外手套在过程中格外有用。
普通人完全可以尝试
后半程的路少了些惊险刺激,更多的是对坚持走到这里人的奖励。不管是选择路途短但需要爬山上天文台的登高望景路线,还是一路“礁石森林”的西涌四号沙滩路线,都不会再有太大难度。
这次团队选择的是天文台路线,到达终点总计4个小时左右。一轮体验下来,可以说这段路难度没有想象中高,符合“入门级”的定位,以普通人的体力完全可以一试。对于“黑仔锅锅”和张老师来说,4个小时穿越这段路基本上就是热个身,消防队队员如果真的全速穿越这段路线,基本上在两个小时左右即可。
两位偶有健身的记者表示,下次想要尝试更远一点的路线。“肥宅”记者途中也没拖慢团队节奏,穿越完成后尚有余力,拍照打卡不亦乐乎,甚至在路程中,团队还遇到了4岁半的小朋友和72岁的老太太,“一老一小”一致认为,这段旅程全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但想完成并不难,冬天的深圳不冷,这种全程微微冒汗的感觉让人很舒服。
总的来说,能在新年与这样美丽的风景相遇,是件幸运的事。如果你曾经也怀疑过自己是否能驾驭那片山海,别再犹豫,收下这份“邀请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必备装备
足够的水(通常人均4-6瓶)、食物(巧克力、饼干、牛肉干等)、户外防滑手套。
建议装备
遮阳帽、急救包、冲锋衣、冲锋裤、硬底登山鞋、登山杖等。
温馨提醒
- 别让孩子离开家长视野。
- 山海才是这里的主人,不要留下垃圾。
- 路程遥远,建议提前入住附近民宿,保留足够体力。
- 如遇危险,第一时间联系应急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