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运营模式 洛阳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创新运营模式 洛阳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洛阳多家博物馆的夜晚跟白天一样“热闹”。当暮色笼罩千年古都,博物馆的灯光次第亮起,游客手持道具穿梭于展厅之间,一场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悄然上演。记者走访发现,这场打破常规的文化盛宴背后,是洛阳“博物馆+公司”运营合作新模式的深层探索——当传统文博场馆牵手市场力量,历史文化的魅力在跨界融合中得到彰显,文博事业发展的动能也不断被激活。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洛阳多家博物馆的夜晚跟白天一样“热闹”。当暮色笼罩千年古都,博物馆的灯光次第亮起,游客手持道具穿梭于展厅之间,一场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悄然上演。记者走访发现,这场打破常规的文化盛宴背后,是洛阳“博物馆+公司”运营合作新模式的深层探索——当传统文博场馆牵手市场力量,历史文化的魅力在跨界融合中得到彰显,文博事业发展的动能也不断被激活。
沉浸式夜游,引发闭馆后的“穿越热”
2月3日晚7点,洛阳古墓博物馆入口处排起长队,25名游客们身穿汉服、手持灯笼,开启了一场名为“何不秉烛游”的沉浸式夜游活动。
记者跟随体验发现,该活动将“河洛遗冢”等虚构故事嵌入真实文物场景,游客们会在古墓探秘的过程中随机遇到不同的“古人”,通过互动解谜推动剧情发展,解锁历史知识。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感慨:“以前孩子觉得文物‘看不懂’,现在追着NPC(非玩家角色)问墓主人生平。”
这场“博物馆奇妙夜”并非孤例。春节假期期间,洛阳古墓博物馆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传统夜游项目——“忘川遗书”实景互动解谜游戏依然火爆,该项目以交互体验赋能古墓文化,用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与“墓主人”之间展开对话。此外,在洛阳博物馆,“一夜探古今——洛博之夜”沉浸式夜游活动通过沉浸式讲解、场景式复原演绎、NPC互动等形式,将文物活化,让历史重现。
记者了解到,这些火爆沉浸式夜游项目,均为“博物馆+公司”运营合作新模式下跨界融合的文化产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化运营团队负责剧本开发、设计闯关机制和流量运营,博物馆则提供IP和场景,确保历史知识的准确性。
“博物馆拥有大量未充分开发的文化资源,而企业擅长将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产品。”洛阳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跨界融合,博物馆可以将战国错银蛇形铜承弓器的精密工艺、西汉壁画墓“龙蛇穿璧”的哲学隐喻,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体验,既保护了文物本体,又实现了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