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特朗普陷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特朗普陷阱”?

引用
格隆汇
1.
https://m.gelonghui.com/p/1346809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突破7.25关口,引发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风险的担忧。本文通过分析中美利差、特朗普政策等因素,探讨人民币汇率的运行规律,并提出人民币汇率可能走出"特朗普陷阱"的观点。

美元的一度走强,让市场担心人民币汇率面临的贬值风险。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10月初一度在7左右徘徊,但此后美元升值推动人民币汇率曾一度击破7.25的关口。从下图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利差(10年国债利率)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一致,换言之,甚嚣尘上的“特朗普交易”推动了“再通胀交易”,并带动了美元走强和人民币的同步贬值。

在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关税压力下,人民币汇率也似乎面临进一步走弱的压力。但下面的几张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人民币汇率的运行规律。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23年7月开始,人民币指数与美元指数的运行大致保持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一方面看到的是人民币兑美元走弱,但事实上,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保持了相对的“强大”。以人民币兑欧元为例,其汇率水平在近期创下了一年的高点。

从人民币指数的走势而言,人民币汇率背后仍然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考量,这样的考量在中间价中也有所体现。我们从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可以发现,今年8月之后的一段时间,人民币的中间价与即期汇率之间走势较为接近,但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却开始与即期汇率之间出现了“裂痕”,人民币中间价几乎维持在7.20下方,但即期汇率却跟随美元出现了一定的向中间价弱侧波动的迹象。从这个角度而言,中间价背后的指导含义不言而喻,这也意味着外汇市场背后仍然有一个定海神针,来保证外汇市场出现过度的“羊群效应”。

如果将目光转向离岸市场,我们则会发现,近期的离岸CNH的1个月HIBOR价格也开始出现上升。这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我们如果同期考察一下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的掉期点数,也会发现1年期的USD-CNH的掉期点数也同步出现了上行。掉期点数上行意味着离岸人民币利率水平的上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现象,也意味着在离岸市场中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开始出现上行。

如果将离岸市场的掉期点数与在岸市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另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岸掉期点数同期开始出现下行,并没有追随离岸市场出现上升。这样的情况从去年7月以来一度表现得十分明显,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利率与同市场的美元利率之间的利差出现了背离,由于在岸和离岸市场不是完全打通,这样的背离表明这两个市场的交易结构和交易逻辑存在差异。因此即使从即期汇率来看,两地的人民币汇率似乎非常接近,但其实掉期市场反映出完全不一样的市场图景和交易形态。

而如果将掉期和即期汇率进行比较,我们也会发现,在岸市场的即期汇率与1年期掉期点数从今年8月开始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反向走势。即当人民币从8月开始升值时,掉期点数开始出现快速的上行,但当人民币汇率接近7的水平时,掉期点数则快速下行。而在此前的1年时间中,在岸的掉期点数一直处于稳定下行的状况——这样的突然逆转,固然受到了外界因素(即美元走强)的影响,但也意味着市场此前累积的投机性的方向性头寸突然被迫反向平仓,而在人民币汇率到达一些敏感位置时,市场似乎重新选择新的交易方向。“特朗普交易”在此时的介入,可能在一开始被认为是在交易中需要被对冲的风险因素,但当这个因素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变量时,各方的应对也开始显得积极起来,各种“逆周期因素”也开始重新介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背后有很多不断在变化的变量,所以当投资者在询问,人民币汇率是否可以走出“特朗普陷阱”时,其背后的考量是相对单一的,同时这暗示其存在担忧的心理。但如果复牌过去一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我们会发现,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当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同一面时,那么看到另一面的,大概率是少数派,但市场往往是由边际增量来改变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