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作用及适应症
心脏造影作用及适应症
心脏造影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心脏血管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进行这项检查。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造影的作用、适应症以及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医疗检查手段。
什么是心脏造影?
心脏造影检查就是将一根很细的导管插入到你的主动脉里,然后通过导管前面的小口向主动脉血液注入造影剂,使X射线可以将沿血管流动的造影剂在显示屏中显示出来的血管及心脏的形态来。
心脏造影手术的作用
心脏造影有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心房、心室)造影。 冠脉造影就是用一根细如发丝的导管沿着桡动脉( 手腕处)或股动脉(大腿处)的人为入口延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把造影剂(在X光下显影)注入冠状动脉,这样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就可以显示出来,例如看冠脉有没有狭窄、斑块等,但基本上不能通过这个检查来了解心脏形态的,主要还是了解冠脉的内部形态及冠脉内的血流速度。
心脏造影适应症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 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 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 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 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 )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 拟行急诊PCI手术;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 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 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 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心脏造影危险大吗?
到三甲的医院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冠脉造影现在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国内每年大概要有100万左右例数。单纯造影危险性很低,如果需要放支架的话就要看冠脉病变的程度了,如果病变复杂,操作时间长,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加,最严重的风险就是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或穿孔,都有可能造成急性心梗,心衰或猝死,但是总的发生率不高。比较常见的( 其实也不是很多)并发症是局部穿刺部位的血肿,但是一段时间后都能吸收。造影本身没有危险,但是从股动脉插管进心脏的过程就会有危险,有可能加重房颤的发生,手术后伤口有可能出血。
脉造影术在局麻下进行,而血管及心脏内均无感觉神经,病人只在局麻时感到轻微疼痛,其余过程无明显不适。术后需平卧18-24小时,某些病人可能会感觉腰背酸痛不适,起床活动后症状即可消失。任何手术均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术前要求病人履行签字手续。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0.2%~0.9%,主要为:(1)心律失常。(2) 穿刺局部出血、 血肿,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痿等。(3) 急性心肌梗死。(4) 造影剂过敏。上述绝大多数不会构成严重后果,熟练操作者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心脏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才好?
心内科的病人如果做心脏造影,从入住到出院一般在五天左右,第一天入住查各种指标,指标符合安排手术大概两到三天就能安排上,然后排队做需要半天到一天,如果心脏造影没什么大问题,观察24小时即可出院,如果心脏造影是上午做的,那么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出院了。回家后一个星期不要干什么重体力活就可以了。
结语
冠脉造影是一项风险极小、相对安全、几乎无痛苦的手术。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经桡动脉造影,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桡动脉压迫4-10分钟,加压固定3-6小时即可。患者术后即刻均可随意下地活动,在国外如果没有放支架的这类病人就可以不住院,中国要求住院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