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密闭空间作业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季在密闭空间作业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33427
夏季是密闭空间作业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密闭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更容易积聚,导致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发生。国家应急管理部特别提醒,进入夏季,密闭空间内温度升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明显增高,特别是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值得我们警惕。
什么是密闭空间作业?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密闭空间的分类
- 地下密闭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 地上密闭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粮仓、烟道等。
- 密闭设备。如船舱、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
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着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爆炸、火灾、坠落、溺水、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烫伤等事故的风险。其中,以中毒、窒息较为常见,引发事故的有毒有害气体以硫化氢、一氧化碳为主。
密闭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特点
- 事故发生呈现季节性特点,每年的3月至10月为事故易发期。
-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人员在未通风、未检测的情况下进入密闭空间。
-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忽视了对密闭空间可能产生的危害。
- 常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做好密闭空间作业的风险防范
作业前准备工作
- 制定作业方案。生产经营单位要详细了解密闭空间现场整体情况以往发生事故情况,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
- 配齐防护措施。生产经营单位要配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 明确安全责任。明确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及其安全责任。
- 进行安全培训。需定期和作业前向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作业时管控措施
- 采取阻断措施。作业人员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或安全告知牌,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空间内发现存在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物料及能源时,作业人员应采取封闭、封堵、切断能源等隔离阻断措施。
- 采取通风检测措施。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密闭空间进行强制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 佩戴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在进入密闭空间前应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并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备和联络通讯设备。
应急救援与防护
- 立即向上报告。发生作业事故时,监护人员应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应立即向密闭空间所在区(县)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 启动应急预案。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专业救援人员开展救援。
- 联系专业救援单位。在自身救援技术、装备、队伍无法施救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专业救援单位开展救援,并提供密闭空间各种数据资料。
本文原文来自国家应急管理部
热门推荐
掌握综摄法,提高摄影作品质量与创意
M2货币供应量如何计算?
智能派单系统:智能派单与快速接单的高效解决方案
利用智能客服呼叫中心,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正则化技术与自适应优化算法在AIGC图像生成中的应用与进展
CS2在线人数破174万,玩家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这里?
日元升值、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专家解读全球资本流动背后真相
如何制定高效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生产流程管理制度有哪些关键要素?
过去时态的运用:如何表达过去的动作和状态
过去时态的运用:如何表达过去的动作和状态
如何挑选手机屏幕:从材质到护眼功能,全面解析高舒适度屏幕秘诀
【扎马步】扎马步的正确姿势与练习方法
一文了解中国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
《坦克世界》ping值和fps详解:如何优化游戏体验?
浏览器多开独立环境:“无痕模式”VS 指纹浏览器
常用中药100味|莲子:脾肾守护者
涤纶选购技巧:从定义到清洗的全面指南
涤纶和聚酯纤维的区别:材质相同,名称不同
催收如何获取配偶信息?签订违约合同的有效性分析
美联储关注的通胀指标:CPI和PCE有何差异?
节食减肥成功后是否可以通过运动保持
做肠镜之前喝的是什么
房屋装修全攻略:从规划到验收的关键要点
不同材料电池外壳的优势及典型应用案例
尿糖高怎么办?从饮食到运动,5招帮你轻松控糖!
如何适当地给孩子惩罚
三天三夜没睡觉严重吗
三天不睡觉,身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变化?
开心果的热量高不高 吃了多开心果会发胖吗
惠山古镇开启“全日制”活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