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明上河图》:一幅展现北宋繁华的传世名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明上河图》:一幅展现北宋繁华的传世名画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7A08LN200
2.
https://www.sohu.com/a/816739196_121992472
3.
https://www.sohu.com/a/759448557_121797219
4.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38306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C%96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4/06/15473865_1125256050.shtml
7.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74230
8.
https://m.qidian.com/ask/qgtclycxady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41883664945102851
10.
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waphtml/channel/2/115114.html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长5.25米,高25.5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以北宋末年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画作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以连续的场景展示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从乡村到城市,从富裕到贫困,画中人物多达814个,船只28艘,动物60只,建筑30座,车辆20辆,轿子8辆,树木170棵。这些细节之讲究为后世研究宋代社会构成影响甚钜。

画作的右侧是城市的乡村地区,有农田和从容不迫的乡村居民,包括农民、牧羊人和养猪人处于宁静宜人的乡村景色中。从一条乡间小径逐渐拓宽、并连接到市镇中的马路,画面左半部分则描绘都市日常,具体刻画北宋繁荣的市场经济运作,例如码头、商家、官府等,以及各行各业的生活百态,包含推车小贩、杂技、戏班、乞丐、僧侣、占卜师、医者、客栈、私塾、磨坊、铁匠、木匠、石匠、儒生等,细节之讲究为后世研究宋代社会构成影响甚钜。

贯穿全卷的的汴河为当时南北交通枢纽,对汴京具有极大重要性,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城中的物资供给全靠汴河供应。画中随处可见穿梭的船舶,搬运货物的苦力,彰显汴河对于宋代不可取代的地位。

画面左端经过望火楼后[6],设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包括销售酒、谷物、二手商品、炊具、弓箭、灯笼、乐器、金银饰品、染色布料、绘画、药品、针线和手工艺品,还有许多餐馆、酒家、谷物市集、二手货店、厨具铺、武器铺、灯笼店、乐器行、银楼、布庄、画廊、药房、饭馆,各式各样的摊贩沿着一座长桥延伸,被称为虹桥或者上土桥上。

《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主要焦点是桥上的人群。虹桥右侧一艘帆船由于来不及收起桅杆,即将撞上桥面,因此可以看见桥上人群观望与船上水手手忙脚乱的画面。除了商店和餐馆,画作中也描绘了各种客栈、寺庙、私人住宅和各种风格、宏伟程度不一的官方建筑,自小屋到有着宽敞前后院的豪宅不等。人们和商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运输:有轮马车、役用动物(尤其是大量的驴和骡子)、轿子和马车。河上挤满了捕鱼船和载客渡船,河岸边的人们正在拉着较大的船只。

这些细节在宋代的文献中有所佐证,尤其是《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对于首都汴梁生活的许多相同特征。

《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末年,正值宋徽宗执政时期,展现了当时汴京作为都城的繁荣景象。画作中体现了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体育项目的盛行。两宋文化极大繁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北宋晚期的一名优秀画师,他所描绘的是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执政时期。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史料记载,赵佶本无继位打算,怎奈他哥死得太早,没有嫡亲子嗣,依据当时的继承制度,文艺家赵佶就成为了北宋皇帝。赵佶自创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清明上河图》原作被誉为宋代最著名的艺术作品[7],其作者被认为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张择端,也有一说作者不止张择端一人。 《容台集》中称:“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节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并甚至有人提出观点说是南宋人怀念昔日强盛时期而作。宋徽宗酷爱此画,用“瘦金体”在图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字。

当金朝推翻北宋朝时,对于画作作者的相关记录被摧毁了。因此至当代,对于创作者、绘画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作品的意义仍然存在着不断的辩论和研究。最早将此画归于张择端的是一段铭文,日期为1186年,基于金朝宫廷鉴定官张著(活跃于12世纪末)早期目录的基础上提及:[8]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9]

《清明上河图》被推估历十年画成,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后为宋神宗向皇后族人所藏。靖康之祸后流入金国。1186年,金朝张著、张公药、郦权、王砻、张世积等人先后得此画,识画睹画思故国,分别题跋于图后。后历经转转为南宋贾似道所得。元朝时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还为研究宋代建筑、服饰、文化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