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斑侧褶蛙:农田卫士的生存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斑侧褶蛙:农田卫士的生存困境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4A0897Z00
2.
https://m.gmw.cn/toutiao/2024-10/23/content_1303879275.htm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8318
4.
https://www.baike.com/wikiid/4678591481427514418
5.
http://www.it86.org/sf_B8AD7B60DF74432A9702E9EDA64594C2_209_467645D8199.html
6.
http://www.it86.org/sf_9EBC47BBDBF744D2B6E140872B6583AF_209_D86AC916831.html
7.
https://datacenter.kiz.ac.cn/DataBase/SouthwestVertebrateDetail/49560
8.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18803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3826649748649437123
10.
http://www.kudiaoyu.com/baike/15728.html

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又名田鸡、青拐子等,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一种常见两栖动物。它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中国最常见的蛙类之一,黑斑侧褶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01

形态特征

黑斑侧褶蛙体型中等,雄蛙体长50-70毫米,雌蛙体长40-90毫米,雌性显著大于雄性。头部扁平,吻端钝圆,眼大而突出,眼间距较窄。眼后方有明显的圆形鼓膜,前肢短小,指端钝尖;后肢肥硕有力,趾间几乎全蹼,适于跳跃和游泳。

体色多变,背部呈淡绿色、黄绿色、深绿色或灰褐色,布满大小不一的黑斑纹。多数个体从吻端至肛部有一条淡黄色或淡绿色的脊线。背侧褶颜色多样,可为金黄色、浅棕色或黄绿色。腹部皮肤光滑,呈白色且无斑点。雄性具有灰色婚垫和一对颈侧外声囊,还有明显的雄性线。

02

生活习性与栖息环境

黑斑侧褶蛙主要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区的水田、池塘、湖泊、沼泽以及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地。它们善于隐蔽,白天通常躲藏在农作物、水生植物或草丛中,黄昏和夜间才开始活动。

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下旬至6月,南方种群较早,北方种群稍晚。雌蛙每次可产卵700-2000粒,卵群呈团状,漂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生植物上。雄蛙在繁殖期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尤其是在黎明和黄昏时分。

每年10-11月,当气温降至13℃左右时,黑斑侧褶蛙会进入冬眠状态。直到次年早春气温回升至10℃以上时,才会出蛰并开始鸣叫求偶。

03

分布范围与保护状况

黑斑侧褶蛙分布广泛,横跨古北界和东洋界,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两栖动物之一。然而,近年来其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评估等级为无危(LC);同时被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两栖类),评估等级为近危(NT)。

导致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消费、水质污染、土地过度开发等。由于对环境变化敏感,黑斑侧褶蛙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其种群动态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04

生态价值与应用

黑斑侧褶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一只成蛙每天可捕食70余只害虫,对控制害虫、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还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因其数量多、易捕捉、无毒害、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普通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生理学以及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位“农田卫士”正面临生存威胁。保护黑斑侧褶蛙,不仅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默默守护农田的“小卫士”创造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