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飘色:千年非遗的当代绽放
吴川飘色:千年非遗的当代绽放
近日,广东吴川市梅岭飘色艺术团携10个飘色作品赴澳门参加“甲辰年恭贺哪吒太子宝诞暨庆祝澳门特区成立二十五周年”飘色巡游活动,再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现场观众。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吴川飘色在当代的活力,也折射出这项古老艺术的深厚底蕴。
吴川飘色,这门起源于北方抬阁艺术的民间艺术,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据清光绪《吴川县志》记载,“元宵饰童男女为故事,架以轮轴,巡行街巷”,印证了这项技艺已有300余年的传承脉络。2008年,吴川飘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吴川飘色是一门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及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以其“高、精、险、奇、巧”而闻名于世。表演时,6至12岁的孩童身着彩衣,仿佛悬浮于半空,或立于剑尖,或踏于花瓣,或踩在活生生的动物之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感。每台飘色都有其主题,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如《龙凤呈祥》《庆赏元宵》等。
近年来,吴川飘色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单一“屏”单一“飘”,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甚至多“屏”多“飘”的复杂结构。梅岭飘色艺术团作为吴川飘色的代表性传承团体,不仅在本地年例活动中大放异彩,更多次应邀到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展演,屡获殊荣。
2024年春节期间,在吴川鼎龙湾举办的第九届粤西非遗暨年例文化节上,吴川飘色再次引发轰动。三岁孩童身着彩衣立于剑尖,六岁女童“悬浮”于花瓣之上,八米高的飘色架上,十几组造型各异的“空中奇观”如流动的立体画卷依次展现在游客眼前,引得现场观众惊叹连连。
吴川飘色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吴川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吴川飘色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