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万亿蛋糕还是空中楼阁?A股投资者该跟风还是避险?
飞行汽车:万亿蛋糕还是空中楼阁?A股投资者该跟风还是避险?
飞行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然而,面对万亿市场规模的诱惑,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新兴领域?本文将从市场预测、资本动向、产业链布局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飞行汽车投资的机遇与风险。
万亿赛道VS物理铁律
摩根士丹利最新预测显示,2040年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令人咋舌。然而,这一预测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以亿航智能为例,其美股股价持续低迷,而万丰奥威等A股概念股则在蹭概念后出现大幅上涨。这种市场表现不禁让人联想到元宇宙、区块链等曾经的热门概念。
马斯克曾指出飞行汽车面临的三大难题:噪音、风阻和坠毁风险。这些技术挑战不仅需要巨额研发投入,更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A股市场而言,虽然电池、碳纤维、导航系统等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从中受益,但核心技术突破仍需时日。
资本为何集体上头?
2024年全球飞行汽车融资已超过60亿美元,较往年有显著增长。在国内,"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频率较2023年暴涨800%,显示出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然而,二级市场上的散户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目前A股相关概念股市盈率普遍在80倍以上,而亿航智能去年营收仅过1亿元人民币,亏损近3亿元,估值泡沫可见一斑。
产业链淘金指南
对于有意布局飞行汽车产业链的投资者,建议重点关注"卖铲人"角色的企业:
- 电池技术: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值得关注,电池能量密度将直接影响飞行汽车的续航能力。
- 轻量化材料:中复神鹰等碳纤维材料供应商已为多个飞行汽车项目供货,轻量化材料是提升飞行性能的关键。
- 空中交管系统:四维图新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是飞行汽车商业化的重要支撑。
至于整机制造环节,鉴于其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建议普通投资者谨慎参与。参考新能源汽车领域蔚小理等企业的烧钱历程,散户投资者最好保持观望态度。
韭菜防割手册
- 警惕"伪概念股":某些企业通过改名等手段蹭概念,这种套路在A股市场屡见不鲜。
- 关注订单落地:政府采购、物流试点等实际订单才是真利好,单纯依靠PPT融资的项目风险较大。
- 紧盯政策红线: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政策细则的出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 算清成本账:目前飞行汽车每公里成本仍高达25元以上,远高于传统交通工具,大规模商用尚需时日。
结语
飞行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其前景值得期待。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建议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在行业初期,让机构投资者先行探路,待有企业能够实现月销过千台的规模时,再考虑参与也不迟。记住,在A股市场,活得久才是王道。
(本文提及个股仅作案例分析,不做推荐。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