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疆:内陆水产养殖的崛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疆:内陆水产养殖的崛起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18820

近年来,“新疆海鲜”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新疆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区,但实际上,新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渔业资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疆的渔业发展情况,以及“新疆海鲜”的真实面貌。

新疆的水资源与渔业资源

人们常说的“新疆海鲜”,实际上是指内陆利用模拟海水等操作养殖的水产品。不过,在正式统计数据中,这些产品都被归类为“水产品”,而不使用“海鲜”一词。

新疆本地媒体在报道时也非常谨慎,例如《新疆日报》在所有涉及新疆水产品的文章中,都会对“海鲜”一词加引号,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2023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到18.39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三文鱼等新疆“海鲜”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新宠。

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理特征。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等山脉高耸,冰雪融化形成了大量河流和连片湖泊。

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是,新疆共有内陆水域面积1145.2万亩,其中宜渔水域面积高达514.8万亩,位居全国第四位,这为新疆孕育丰富的水产资源提供了可能。

  •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河流,有白斑狗鱼、哲罗鲑、北极茴鱼、江鳕、银鲫、湖拟鲤、东方欧鳊、贝加尔雅罗鱼等30多种特有鱼类。
  • 伊犁河:是新疆水量第一大河,现有鱼类32种,特有珍稀鱼类有裸腹鲟、欧鲶、伊犁弓鱼、厚唇裸重唇鱼、裸重唇鱼、伊犁鲈等。
  •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季节性内陆河,有新疆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等特有土著鱼类。其中新疆扁吻鱼又名新疆大头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乌伦古湖:新疆久负盛名的渔业基地,盛产白斑狗鱼、河鲈、赤鲈、贝加尔雅罗鱼、东方欧鳊、湖拟鲤、池沼公鱼等名优鱼类,全部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其中池沼公鱼,是乌伦古湖产量最大的经济鱼类。
  • 博斯腾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主要出产鱼类有鲤、青、草、鲢、鳙、河鲈(俗称五道黑)、池沼公鱼等20余种及青虾、中华绒螯蟹、河蚌等,年产量约4000吨,全部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其中,博湖的池沼公鱼出口日本已有10年,深受日本消费者喜爱。
  • 赛里木湖:号称“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风光秀丽的高山冷水湖,主要产品为来自俄罗斯的高白鲑,获得国家有机认证。

目前,新疆水产共有鱼类88种(土著鱼类46种),其中河鲈、白斑狗鱼、梭鲈等众多冷水性鱼种更是当地特有的经济鱼种,甚至作为名特优新水产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新疆渔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虽然新疆本身的渔业条件良好,但新疆渔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1949年,新疆水产品产量只有172吨,养殖业更是几乎为零。新疆解放以后,从1949年到2005年,新疆渔业逐渐成长发展起来,但这半个世纪时间,主要还是传统渔业为主。

时间来到2006年,新疆正式向现代渔业转进,各种先进的养殖技术不断引进,新疆渔业极速发展开来。

特别是最近两年,受到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的舆情影响,再加上各种宣传效应。距离海洋最远的新疆,以其绝无污染的宣传优势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众多投资者因此被吸引进入新疆,共同开发新疆水产养殖业。作为沿海海鲜平替之一的定位,成为发展新疆水产的一个新风口。

新疆的主要水产品种

目前新疆主要水产品种包括四类,分别为早期引进的传统养殖鱼类、不断增加的名特水产种类、新疆特色土著经济鱼类、正在开发的盐碱水养殖种类等。

其中,经常登上新闻热搜的新疆“海鲜”,往往以盐碱水养殖种类居多。这就是将苦咸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养殖出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等。目前该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水产还有石斑鱼、牡蛎、青蟹、鲍鱼和龙虾等诸多知名“海鲜网红”。

新疆“海鲜”的发展历程

新疆“海鲜”的定义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就是新疆的所有水产品,往小了说,就是经常登上热搜的像海鲜的“海鲜”。

狭义的新疆“海鲜”,就是指利用新疆各类水体,养殖出的原产于沿海或可产于沿海的水产品,共包括4类:

  • 狭盐性海水水产品,如石斑鱼
  • 广盐性海水水产品,如南美白对虾
  • 海水和淡水之间洄游的广盐性水产品,如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等
  • 可海水养殖的淡水鱼类,如罗非鱼、三倍体虹鳟等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新疆“海鲜”走过了非比寻常的历程:

  • 上世纪70年代初,乌鲁木齐柴窝堡湖成功放养河蟹,目前新疆各地州都有养殖,年产5000吨以上,不仅占新疆70%以上份额,还远销国内。
  • 20世纪70年代,新疆开始流水养殖虹鳟,随着三倍体虹鳟引进,特别是2014年新疆开展三倍体虹鳟网箱养殖,并成功地打进三文鱼市场,“跃”出天山,远销海内外,年产量达6000吨以上。
  • 20世纪80年代中期,红雁池水库利用温流水进行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罗非鱼;2019年,新疆又试验苦咸水养殖罗非鱼获得成功。
  • 1989年,柴窝堡湖首次成功引进池沼公鱼,现已经成为南北疆大水面增养殖的重要对象,其中博斯腾湖池沼公鱼占日本池沼公鱼市场七成以上。
  • 2004年,新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成功和不断推广,并发现盐碱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品质更好,现在正在引入江苏如东小棚模式,将得到大面积推广。
  • 2018年新疆率先利用人工海水成功养殖非洲斑节对虾,大大丰富了新疆“海鲜”的范围。

未来展望

如何充分利用发挥新疆盐碱地多的特点,通过人工调试将盐碱水改良成可养殖水体,稳妥推进苦咸水养殖新疆“海鲜”,成为水产养殖业界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新疆和全国各级部门正以各种项目,积极推进盐碱水养殖,包括罗氏沼虾、石斑鱼、青蟹、鲍鱼和龙虾等各类“海鲜”养殖。

预计再过几年,我们能够吃到更多的新疆“海鲜”新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