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的典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的典范

引用
中国农业新闻网
9
来源
1.
https://www.farmer.com.cn/2025/01/23/9997532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7A01DB600
3.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50118/herald/b721540f124559c692ef6254021402c9_zaker.html
4.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bh/content/post_4661586.html
5.
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445318.html
6.
http://m.suning.com/search/1g9zzo.html
7.
https://www.gdas.gd.cn/
8.
http://www.gdaas.cn/rcdwn/yjspy/yjsds/content/post_1250658.html
9.
https://m.11467.com/guangzhou/co/407038.htm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全程管理方法,该院不仅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还有效保护了科研成果。其成功经验被收录于《农业与健康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最佳实践手册》,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学习范本。这些实践不仅推动了广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01

科技创新引领,打造农业强省

作为全国领先的农业科研机构,省农科院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院“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ESI全球前1%排名持续提升,获得科技成果奖励619项,育成通过审定品种1472个,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省农科院建有国家种质资源圃(分圃)6个,主要包括野生稻、甘薯、荔枝、香蕉、茶树、桑树等。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实施“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与资源收集保存、鉴评”项目,建成“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累计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6.7万余份,涵盖190多种农作物,占全省的70%以上,荔枝、黄皮、热带亚热带桑保存数量居世界首位。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省农科院聚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出系列新品种,在多个育种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10个常规稻品种中,有4个籼稻品种由省农科院育成,2个籼稻品种含有育成品种血缘。“黄华占”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18—2023年连续成为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南晶香占”“19香”初步解决高端丝苗米品种“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病”问题;“象竹香丝苗”解决了丝苗米品种“早造无好米”上市的被动局面,造就了“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粤稻现象”。

02

知识产权管理创新

省农科院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该院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规范了知识产权的创造、使用和保护流程,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升意识。

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省农科院建立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同时,该院还建立了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促进了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

在品种培育方面,省农科院建立了品种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的全程管理机制,确保品种的优良性和适应性。同时,该院还建立了品种权保护机制,保护了育种者的权益。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省农科院建立了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同时,该院还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了知识产权纠纷。

03

服务乡村振兴

省农科院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该院建立了“一所牵头、多所参与”工作机制,按照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思维,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实施“一县一清单”的目标任务,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9个县(市)与省农科院签约了“百千万工程”科技支撑框架协议,开展480人次的科技人员调研、农业科技服务,由省农科院科技支撑的翁源、高州、鹤山、博罗、三水、南雄、梅县、清新、东源等15个县(市)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的“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获评优秀。

在具体实践中,省农科院通过“院地企”合作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17个地方分院(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组建269个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服务全省九成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赋能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以翁源兰花产业为例,省农科院兰花团队坚守20余年,与翁源县政府共建省农科院专家翁源工作站和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技术服务,科技支撑翁源兰花产业实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目前,翁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国兰供应量超全国供应量60%,年产值超30亿元。

04

未来展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省农科院正在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和生物制造领域。该院参与制定了《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生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生物制造全产业链逐步构建,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核心菌种自主率达到40%左右;打造3—5个国家级生物制造创新平台;创新药物、现代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生物食品、生物燃料、生物材料等产品的生物技术经济性大幅提高,形成10家以上营收百亿元级企业,20家左右营收五十亿元级企业,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逐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动能之一,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领先的农业科研机构,省农科院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功经验不仅为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全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