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疗暴力频发:如何保障医生执业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疗暴力频发:如何保障医生执业安全?

引用
观察者网
12
来源
1.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4_07_20_742171.shtml
2.
https://m.sohu.com/a/794855882_121124532/?pvid=000115_3w_a
3.
https://news.sina.cn/gn/2024-07-22/detail-incexmqv2056693.d.html
4.
https://www.spp.gov.cn/zdgz/201506/t20150624_99982.shtml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93981324354257444/
6.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12/content_6992432.htm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6%B0%91%E8%88%AA%E6%80%BB%E5%8C%BB%E9%99%A2%E6%9D%80%E5%8C%BB%E6%A1%88
8.
https://www.gdzqfy.gov.cn/xwzx/3072.html
9.
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003/t20200315_456452.shtml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97362088949121547/
11.
https://wjw.sz.gov.cn/xxgk/zcfggfxwj/mybh_5/content/post_11919439.html
12.
https://www.sdswdzgyy.com/informationdetails/1293.html

2024年7月1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伤医事件:心血管内科医生李晟在门诊诊疗中遭一名男子持刀伤害,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起惨剧再次将医疗暴力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医疗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整个医疗体系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公开报道的伤医事件就超过400起,其中数十起案件甚至导致医生死亡。

01

医疗暴力的现状与危害

医疗暴力事件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从江苏无锡医院主任医师因情感纠纷互殴,到梧州中医院医护人员在治疗醉酒患者时遭家属无故攻击,再到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因停车纠纷被患者家属殴打,这些案例都揭示了医疗环境中暴力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医疗暴力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更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急诊科、外科、儿科和精神科成为高发地。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不仅让医务人员身心俱疲,也影响了他们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02

医疗暴力背后的深层原因

医疗暴力事件频发,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

首先,医患关系的紧张是重要诱因。许多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心理压力巨大,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一旦未能如愿,便可能将愤怒和失望转向医务人员。同时,医疗行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常常感到无助和不安。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产生误解,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其次,医疗资源的短缺加剧了这一问题。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特别是在大城市,医院的就诊人数往往超出承载能力。这导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巨大,诊疗时间被压缩,医患沟通的机会减少,从而加剧了误解和矛盾。

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在一些情况下,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下降,媒体对医疗事件的负面报道影响了公众对医生的看法。网络舆论的发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医务人员的指责和不满。

03

多管齐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面对医疗暴力这一顽疾,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法律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对暴力伤医行为的惩处力度。虽然现行法律已经可以对暴力伤医行为进行严惩,但增设专门的“医疗暴力罪”或“暴力伤医罪”可以更明确地表达社会对这类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医院层面,需要加强安保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例如,可以在医院入口设置安检设备,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在诊室和护士站安装紧急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医务人员可以迅速求助;增加安保人员数量,提高巡逻频率,特别是在夜间和人流量大的时段。

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这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让患者和医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医患交流活动,增进相互理解。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及时解答疑问,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从长远来看,还需要完善医疗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完善医疗保险制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让患者在就医时感受到更多的保障与关怀。

此外,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增强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理解。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造成公众对医生的偏见。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医生的奉献精神和职业价值,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医患关系观念。

医务人员自身也需要关注心理健康。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医患关系的紧张,许多医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医疗机构应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培训,帮助医务人员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

面对潜在的暴力行为,医生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接待情绪激动的患者时,学习应对技巧,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有效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降低暴力风险。

医疗暴力事件的频发不仅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损害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为改善这一现状,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医务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专注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