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出疫苗接种误区,社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接种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出疫苗接种误区,社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接种率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SVN4LF0545AXDO.html
2.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ylws/gjmygh/202404/t20240429_4816625.htm
3.
https://www.lanling.gov.cn/info/1642/21093.htm
4.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5415318-6411439
5.
https://humanhealth.com.hk/zh-hant/
6.
https://m.nj.bendibao.com/news/xinguanyimiao/resource/pages/jiezhongdian.php?src=360
7.
https://www.xinyang.gov.cn/hdjl/ldxx/list/
8.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1/15/P2025011500646.htm

经过搜索和分析,我发现关于兰岭社区的具体信息较少,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来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我将基于背景资料和有限的搜索结果,撰写一篇关于疫苗接种误区和社区推广策略的文章。

01

疫苗接种常见误区

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人们普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影响接种意愿和效果。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误区:

  1. 免费疫苗不重要、没作用
  • 免费疫苗一般是指免疫规划疫苗,即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而自费疫苗是指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一种疫苗是否纳入政府免费提供范围需要综合疾病的负担、当前疫苗的生产能力、国家财政经费支持能力等综合因素。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说,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同等重要。
  1.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费接种,没必要接种
  • 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其覆盖的也是很重要的传染病,患病后对个人的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虽然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但同样也是对健康的一种保护,能够预防更多疾病,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 只有小孩才需要接种疫苗
  • 疫苗并非儿童专利,成人免疫同样不容忽视。疫苗品类的扩展、效能的提升,是人类医学进步的成果。比如现在科研进展如火如荼的用于治疗癌症的mRNA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主要针对老年人群的带状疱疹疫苗等。
  1. 打了疫苗仍患病,一定是疫苗失效了
  • 许多人在接种疫苗后仍患相应的疾病,便得出疫苗没有作用的结论,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的。首先,许多疫苗不能预防该类疾病名称中所有型别的疾病。其次,因为疫苗抗原特性、抗体持久性、受种者健康及基本状态等多种原因,确实有极少数人打了疫苗也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但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来说,规范地接种疫苗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1. 疫苗都必须严格按规定日期接种
  • 完全按照时间间隔接种是最佳,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点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宜接种,推迟相应针次的接种也不影响效果。
  1. 接种疫苗会有副作用,能不打就不打
  • 预防接种后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非常罕见,且大多数反应是轻微一过性反应。
  1. 孩子是过敏体质,不能接种疫苗
  • “过敏性体质”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绝对禁忌接种。家长可在接种疫苗前咨询医师。
  1. 超过推荐年龄,就不可以接种疫苗了
  • 没有按照推荐年龄完成疫苗接种的18岁以下人群,可以进行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1. 有些疾病越来越少,就没有必要预防接种了
  •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盲目停止给儿童接种疫苗,以免出现传染病感染率回潮。
02

社区如何有效推广疫苗接种

面对这些误区,社区在推广疫苗接种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 如兰岭社区开发的预约登记小程序,不仅方便居民预约,还能精准掌握接种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这种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1. 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社区公告、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普及疫苗接种知识,解答居民疑问。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1. 建立信任机制
  • 通过社区医生和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消除居民对疫苗安全性的疑虑。同时,及时反馈接种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处理情况,增强居民的信心。
  1. 提供便捷的服务
  •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固定接种点和流动接种点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同时,延长接种时间,方便上班族和学生群体。
  1. 加强数据监测和反馈
  • 建立完善的接种数据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接种进度和覆盖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问题,调整工作策略。
03

结语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走出这些误区,及时接种疫苗,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社区作为基层卫生服务的前沿阵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科普宣传,能够有效提升疫苗接种率,为构建健康社区做出积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