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陈丽教授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东大学陈丽教授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陈丽带领其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区GABA神经元中的REV-ERB基因如何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的昼夜节律,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慢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全球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5.78亿。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只能控制血糖水平,无法根治疾病。
陈丽教授团队的研究聚焦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这两个关键环节。他们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REV-ERB in GABAergic neurons controls diurnal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中,首次发现REV-ERB基因在调节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除了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陈丽教授团队还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糖尿病的自体干细胞治疗,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干细胞治疗的旁分泌机制学说。近期,团队又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研究中取得进展,发现外泌体通过microRNA-146a调控胰岛去分化,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丽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她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此外,她还担任多个重要学术兼职,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山东大学在医学研究上的实力,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新型治疗策略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糖尿病的治疗将迎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