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7:最简单4种创新方式,助你解决没有经验可循的难题!
结构化思维7:最简单4种创新方式,助你解决没有经验可循的难题!
在解决问题时,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两种创新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和强制关联,并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来阐述这些方法的应用。
回顾前面的学习,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能归结为结构化思维3个层次,5个步骤,轻轻松松的搞定!
3次层次是指“理解-重构-呈现”,并在解决问题时不断的循环。
5个步骤依次是:
- 明确目标,界定问题
- 拆解问题,锁定要素
- 针对要素,制定方案
- 选择决策,确定方案
-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在“明确目标,界定问题”这一步骤里,我们知道问题的本质是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再之后我们可以使用5W1H工具对现实进行描述,使用SMART框架对期望进行描述,最后使用问题陈述表,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本质,并把问题呈现给自己或其他人。
当我们找到问题的本质之后,我们可以使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法拆解问题,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要素和关键逻辑,利用定量原因分析法找出表面原因、过渡原因和根本原因,为之后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部分:针对要素,制定方案。
三、针对要素,制定方案
前两节课我们讲了,制定方案时,需遵循原则:优先考虑使用流程或工具,然后考虑依靠人的能力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人会因为情感、情绪状态、意愿、知识技能、智商等的波动,导致结果不可控,所以要尽可以优先考虑使用流程或工具来制定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如果已有其他人或组织解决过类似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使用对标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即可。如果没有经验可循,这时,我们就只能自己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3、如何使用创新思维找到解决方案?
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或者发明,或者创造。所以,有时候创新思维也被称为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是否有章法可循?
创新当然是有章法可循的。虽然当前面临的问题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但是别人得到答案的过程,也是可以拿来参考和借鉴的,换句话说,你可以不借鉴对方的直接经验,而是借鉴对方的创新思考过程。
以下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比较常用和好用的4种方式方法,帮助大家创新地解决问题:
方法一:逆向思维,缺点变方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有位著名的魔术师,叫贾斯帕·马斯克林,他认为自己精湛的魔术一定能够帮助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于是他加入了军队。但一开始他的魔术技巧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毕竟,战争中拼的是真刀实枪,所以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一次,英国情报部门截获了一份情报,情报中说德国为了阻断敌军的运输补给线,打算摧毁苏伊士运河。策略是趁着夜色掩护,把运河上航行的商船、货船打沉,堵塞河道。于是英国军方给马斯克林下达了一个任务——隐藏苏伊士运河。
接到任务后,马斯克林非常兴奋,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但他想尽了各种方案,都失败了。这是一条运河,想掩盖它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把它搬走了。而且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夜间在运河上航行的船只需要照明,这让运河在漆黑的夜空下暴露无遗。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马斯克林最终还是想到了解决方案。
马斯克林想:既然运河太大,我无法隐藏,那么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不再想方设法隐藏运河,而是将运河在夜间变得无比耀眼,只要让敌方的飞行员看不清运河航道上的具体情况,从而无法精准投弹,是否就可以了呢?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利用平时变魔术时舞台上的灯光或烟雾迷惑敌方飞行员,干扰他们的视线,让他们看不到运河。
于是马斯克林开始尝试。他先是做了一些可以灵活旋转的大探照灯,这些探照灯光线非常强。然后他乘坐一架飞机试了一下,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因为探照灯光线太强,晃到了飞行员,差点失事。
他觉得这个方案很可行,于是又做了几十个这样的探照灯,布置在整条苏伊士运河上。德军飞行员每次飞过运河上空,都发现整个运河上亮作一片,完全看不清目标,根本没办法进行精准轰炸,苏伊士运河就这样保住了。
逆向思维,通俗点讲,就是“反过来想”。在我们平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逆向思维的作用非常大。例如,中国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非常典型的逆向思维应用实例,缸体很高,很难将“人脱离水”,那么是否可以让“水脱离人”呢?
再比如:吸尘器的发明,一开始人们想到的是用“吹”的方法,即利用机器把灰尘吹跑,或者吹入特定容器内,但效果并不好。英国土木工程师布斯看见此状,便反其道而行之,使用了“吸”的方法,用强力电泵把空气吸入软管,通过布袋将灰尘过滤。这就是现代吸尘器的前身。
方法二:强制关联,激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