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营养周:豆制品不会诱发痛风,反而是保护性膳食因素
全民营养周:豆制品不会诱发痛风,反而是保护性膳食因素
2024年5月12日至18日是第10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在这个全民关注营养健康的时刻,一个关于豆制品的重要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豆制品不仅不会诱发痛风,反而对痛风患者有益。
豆制品的营养真相
豆制品,这个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食材,近年来却因为“高嘌呤”的标签被不少痛风患者列入“黑名单”。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正在改变这一认知。
权威研究:豆制品是痛风的保护因素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叶艳彬指出,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连续6个月摄入豆制品的人群,血尿酸水平反而下降了4.9%。这一发现颠覆了以往认为豆制品会升高血尿酸的观点。
“豆制品非但不会诱发痛风,还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膳食因素。”叶艳彬主任医师表示,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尿酸的形成,而植物蛋白则能促进机体排泄尿酸。
嘌呤含量的真相
数据显示,干黄豆的嘌呤含量确实较高,达到218mg/100g。但经过加工后的豆制品,嘌呤含量大幅降低:
- 豆干:66.5mg/100g
- 豆腐:55.5mg/100g
- 豆浆:27.75mg/100g
“含水量越高的豆制品,其嘌呤含量就越低。”专家建议,痛风患者可以选择这些低嘌呤的豆制品,既能补充优质蛋白质,又不会引发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的饮食新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也表示,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在人体内利用率较低,加工后的食品中嘌呤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如果无特殊饮食禁忌,建议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绝对的低嘌呤饮食并不是防治痛风的理想方式。”专家建议,在充分考虑食物嘌呤含量与种类的前提下,适量进食豆制品、蔬菜、菌菇、鸡蛋、乳制品、海藻、金属色的鱼等,可以在预防痛风的同时避免因蛋白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而诱发的营养不良。
科学饮食,告别误区
目前,我国三分之二的居民未达到大豆及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专家呼吁,只要不对大豆过敏,所有人都可以适量食用大豆。特别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合理膳食辅以增加饮水量、运动并改善生活方式才是科学正确的做法。
在这个全民营养周,让我们重新认识豆制品:它不是痛风的“敌人”,而是健康的“朋友”。科学饮食,从正确看待豆制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