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乾隆皇帝与沈阳故宫:四次东巡的历史印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乾隆皇帝与沈阳故宫:四次东巡的历史印记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6%98%AD%E9%99%B5/4541399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038G00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004421260835968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K922JN051492T3.html
5.
https://www.sypm.org.cn/shjy_4/7.html
6.
https://www.amazon.com.br/%E5%BE%A1%E5%88%B6%E7%9B%9B%E4%BA%AC%E8%B5%8B%EF%BC%9A%E5%9E%82%E4%BA%91%E7%AF%86-%E6%B8%85-%E7%88%B1%E6%96%B0%E8%A7%89%E7%BD%97%C2%B7%E5%BC%98%E5%8E%86/dp/B00CDCI3JS
7.
https://www.ln.gov.cn/web/ywdt/zymtkln/2024070308534722114/index.shtml
8.
https://sizheng.org/travel/the-mukden-palace/
9.
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3896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4%BA%91%E8%A7%82

沈阳故宫,这座见证了清朝兴衰的皇家宫殿,不仅承载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雄图霸业,更凝结了乾隆皇帝对祖宗基业的尊崇与追忆。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乾隆四次东巡盛京,不仅是为了祭拜祖陵,更是为了彰显清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延续性。他不仅留下了《盛京赋》等诗文,还对沈阳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使其成为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01

东巡盛京:乾隆的孝道与政治

乾隆皇帝一生四次东巡盛京,分别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和四十八年(1783年)。每次东巡,他都会在沈阳故宫驻跸,并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乾隆的东巡,既是出于对祖先的孝敬之情,也是为了彰显清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延续性。

第一次东巡时,乾隆皇帝奉皇太后从畅春园启銮,途径承德、内蒙、新宾的永陵,于九月二十四日至盛京。在盛京驻跸期间,他不仅到昭陵行大飨礼,还派官员祭奠福陵及昭陵的寿康太妃、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及公主园寝。祭陵后,奉皇太后入盛京城。盛京文武官员穿朝服跪迎。朝鲜国王也派使臣恭敬迎侯,并呈上地方贡品。

每次东巡,乾隆都会在沈阳故宫驻跸多日,期间接受盛京官员的朝贺,并大摆筵宴、赏赐百官。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也给关外的陪都带来了生气与新的繁荣。

02

修缮扩建:乾隆的建筑遗产

乾隆在位期间,对沈阳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乾隆十一年,在原有宫殿西侧增建行宫;乾隆四十三年,兴建“盛京太庙”;乾隆四十六年,建造“文溯阁”、戏台等十几座、一百多间建筑。这些新增的建筑不仅完善了沈阳故宫的功能,也使其规模更加宏大。

其中,文溯阁是乾隆时期的重要建筑之一,用于存放《四库全书》。这座建筑的兴建,体现了乾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使沈阳故宫成为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03

文化印记:《盛京赋》的文学价值

乾隆皇帝不仅通过建筑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还通过文学作品展现了对盛京的赞美。他的《盛京赋》是其中的代表作,这篇赋文不仅描绘了盛京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对祖先基业的崇敬之情。

《盛京赋》开篇写道:“于惟盛京,实为我国家龙兴之地。肇基之始,天眷攸钟。山川灵秀,人物英奇。自大行皇帝龙飞以来,规模日广,文物日备。至于我皇上,益加修举,而盛京之制,益以宏远矣。”这段文字不仅赞美了盛京的地理优势,也强调了其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04

功能演变:从皇室驻地到文物宝库

乾隆时期,沈阳故宫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最初的皇室驻地,逐渐转变为皇家珍宝和重要文献的收藏地。乾隆皇帝将《四库全书》存放在文溯阁,使沈阳故宫成为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乾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盛京地位的认可。

乾隆皇帝与沈阳故宫的不解之缘,展现了清朝统治者对祖宗基业的尊崇,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东巡、修缮、扩建和文化创作,乾隆不仅留下了个人的印记,更为沈阳故宫增添了新的历史内涵,使其成为清朝历史的重要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