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异地结算让看病不再难
医保异地结算让看病不再难
“异地就医结算”是近年来国家医保局重点推进的一项便民政策。2024年12月起,全国医保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至此可跨省医保直接结算的门诊慢特病增至10种。前三季度,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近1.7亿人次,减少资金垫付1429.69亿元。
政策背景: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民群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医保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2021年,在全面实现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90万家,实现每个县都有一家门诊慢特病定点医疗机构,累计惠及891.88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0.78亿元。现行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费用(含手工报销和直接结算)已经占到所有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费用的80%以上。
实施效果:复旦大学研究数据佐证
复旦大学长三角医疗保障研究中心的成立,助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2024年一季度,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25.13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345.74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52.97%、28.65%。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802.88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75.93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175.70%、167.36%。其中,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305.07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43.05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162.14%、122.64%;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66.28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6.43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428.10%、486.09%;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1331.53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6.46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196.05%、162.80%。
具体操作:手把手教你完成异地就医备案
为了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开通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功能。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只需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完成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并在异地就医时实现直接结算。
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备案流程
- 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异地备案小程序页面。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开始备案。
- 进入异地就医备案申请页面,参保地为系统默认,参保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做好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的选择。
- 阅读备案告知书,选中【本人已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后,点击【我已阅读,开始备案】按钮。
- 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完成备案申请。
注意事项
- 异地就医备案当天不能使用,要次日才生效,建议提前办理;
- 异地医保需要到就医地的人工窗口激活,不能使用自助机器;
- 各地的备案流程和要求可能不同,需要提前了解当地政策。
案例分享:异地就医结算让生活更便捷
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为宝宝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经历。她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将宝宝的电子医保凭证与自己的社保信息绑定,成功完成了异地就医备案。虽然备案当天不能使用,但次日复诊开药时就直接能使用了,非常方便。
另一位用户分享了自己在北京拔牙的经历。她提前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完成异地备案,并通过就医地小程序预约挂号。到医院后,她先到1楼收费处人工窗口激活异地医保,之后的各种缴费就可以使用自助机器了,报销过程非常顺利。
这些真实的案例充分说明,医保异地结算政策的实施,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