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宝成铁路:一条铁路,一部史诗
探访宝成铁路:一条铁路,一部史诗
1958年1月1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668.198公里的铁路,北起陕西宝鸡,向南穿越秦岭,最终抵达四川成都,彻底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宝成铁路的建设历程堪称一部艰苦奋斗的史诗。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要在崇山峻岭间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其难度可想而知。据统计,全线共修建隧道304座,总长84.4公里,桥梁1001座,总长约28.1公里。在物资匮乏、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建设者们硬是靠着一锤一钎,一寸寸地凿出了这条“天路”。
在建设过程中,宝成铁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秦岭地质复杂,滑坡、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频发。据统计,全线发生严重滑坡58处,崩塌272处。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建设者们发明了“打洞躲炮”“短掘短砌”等施工方法,创造了多个“第一”: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铁路,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大通道。
如今,当年的建设现场已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灵官峡景区,是宝成铁路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保留了原始的铁路设施,还建成了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沿着当年的路线,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2024年12月,首趟“环秦岭”旅游专列从西安站出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秦岭之旅。这趟专列途经安康、石泉、汉中、勉县、宝鸡、凤县等市县,将秦岭沿线的山水美景和人文风光串珠成链。游客不仅可以欣赏汉江三峡的壮丽,漫步石泉老街,还可以在留坝狮子沟牧场感受诗意田园生活,更能在灵官峡景区实地了解宝成铁路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宝成铁路的建设精神正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扬。2024年7月,《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勘察设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这意味着这条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铁路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它将以更安全、更高效的面貌,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宝成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它见证了新中国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承载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当我们乘坐火车穿越秦岭时,不妨向窗外望去,那些蜿蜒的铁轨、高耸的桥梁,正是那段艰苦岁月最生动的注脚。